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波实验报告分析

微波实验报告分析

微波实验报告班级
微波实验频率测量
频率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设备及附件功能、用途
2.掌握频率计测量频率的方法
二.设备连接框图
三.实验原理
微波谐振腔的应用。

四.实验数据
测量次数1 2 3 4 5 信号源频率(参考值GHz)
频率计频率(实测值GHz)
波导波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微波测量线使用方法
2.掌握“中值法”测量最小值的方法
3.掌握波导波长的测量方法
二、设备连接框图
三、实验原理
采用驻波分布法:当测量线终端短路时,传输线上形成纯驻波,移
动测量线探针,测出两个相邻驻波最小点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出波
长。

四、实验数据
测量次数
1(mm)
2(mm)
3(mm)
驻波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大、中电压驻波比的常用方法。

二、设备连接框图
三、实验原理和数据
驻波比定义:或者
1.直接法
直接测量沿线驻波最大点和最小点场强的直接法来测量。

为了提高
测量可精度,可以测量多个最大点和最小点,然后按照下面公式求
得驻波比。

负载
匹配负载
波导开口
喇叭
容性膜片+匹配负

感性膜片+匹配负

2.等指示度法
当驻波比过大时,由于最小点和最大点电平相差很大,因此无法在同一情况下测量,最大点和最小点。

这样直接法已不能使用。

对于大驻波比德测量可采用等指示度法。

负载W(mm)
感性膜片+匹配负载
(感性膜片转90度)
3.功率衰减法
负载衰减器刻度
max
衰减器刻度
min
容性膜片+匹配负载感性膜片+匹配负载
阻抗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测量线测量阻抗的原理和方法
二、设备连接框图
三、实验原理
由传输线理论可知,传输线的输入
阻抗与其终端负载阻抗的关系为:
传输线上电压驻波波节点处输入阻
抗为。

如左图,第一个驻波波节点距离
终端负载的距离为,代入上面公式,
可以得出:
四、实验数据
负载
容性膜片+匹配负载感性膜片+匹配负载
Smith圆图截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