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技术PPT课件

新能源技术PPT课件


3、原子核能的价值
1千克铀235的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大约相当 于2800吨(2800000千克)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建造一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的电站,如果是核电 站,每年需要补充的核燃料为30吨,六辆解放牌载重汽 车就可运进。如果是烧煤的火力电站,每年要消耗300 多万吨煤。运输这些煤炭,平均每天要开三列火车,每 列火车挂40节车皮;或是每天要开一艘万吨级的轮船。 核电厂每年要用掉80吨的核燃料,只要2支标准货 柜就可以运载。如果换成燃煤,需要515万吨,每天要 用20吨的大卡车运705车才够。如果使用天然气,需要 143万吨,相当于每天烧掉20万桶家用瓦斯。换算起来, 刚好接近全台湾692万户的瓦斯用量。
2、太阳能的价值
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 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 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 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 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5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 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 能源。
太阳能的应 用
链 式 裂 变 反 应
原子弹爆炸
核能发电原理
核能发电示意图
核能发电
1954年 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核能发电
英国的原子能发电站
Hale Waihona Puke 苏联的核能灯塔核能发电
秦山核电站
核能发电
大亚湾核电站
5、我国核能发展趋势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 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到 2020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9亿 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 的4%,即是中国核电在2020年时将为 3600-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 年中国将建成4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 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2、海洋能的利用
海洋能可以再生,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造成 环境污染,还可通过综合利用(如潮汐发电可利用水库发 展养殖业)降低成本。在海洋能中,目前有效开发利用的 是潮汐能。 世界上大规模利用海洋能开始于1968年法国建立的朗 斯潮汐电站,此电站装有24台功率相同的机组,总装机24 万千瓦。加拿大芬地湾潮汐电站装机462万千瓦,单机和 总容量最大。日本1250kW容量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和美国的 50kW温差发电装置都已通过实验。目前国际海洋能的开发 正朝着深层次、大型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 海洋能主要被转变成电能加以利用,有潮汐发电、海 流发电、海浪发电、温差发电。
4、核能发电简史
核能发电的历史与动力堆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动力 堆的发展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 第一座装机容量为 5兆瓦(电)的核电站。英、美等国也 相继建成各种类型的核电站。到1960年,有5个国家建成 20座核电站,装机容量1279兆瓦(电)。由于核浓缩技术 的发展,到1966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 本。核能发电真正迈入实用阶段。1978年全世界22个国家 和地区正在运行的30兆瓦(电)以上的核电站反应堆已达 200多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07776兆瓦(电)。80年代因 化石能源短缺日益突出,核能发电的进展更快。到1991年, 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的核电机组为423套,总容 量为3.275亿千瓦,其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约16%。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苏联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中国大陆的核电起步较晚,80年代才动工兴建核电站。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电)秦山核电站在1991年 底投入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开工,于1994年全部 并网发电。
4、氢能的开发价值
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 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 的清洁燃料 。
氢 动 3 号
氢能燃料火箭
五、海洋能
1、海洋能
海洋能是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占 地球面积的71%,却集中了地球上97%的水量。太阳 到达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的上空中和海水 中,部分转化为各种形式海洋能。海洋能是潮汐能、 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潮流能和海流能等不同 的能源形态。其中,温差能是热能,潮汐、波浪、 海流都是机械能,海水盐度差是化学能。这些能量 以潮汐、波浪、温度差、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 中。 海洋能技术是将海洋能转换成电能或机械能的 技术。
(2)光电转换技术
光电转换技术是利用光电效应把太阳辐直接转换成电 能,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电池、多 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磷化铟电池、砷化 锌电池砷化镓电池和有机半导体电池等。 硅太阳电池已成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空间站 等宇宙飞船器的主要能源之一。1958年美国“先锋”号人 造地球卫星、1971年我国制造的“东方红”号人造卫星上, 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效砷化镓太阳能 电池也已经在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上正常使用。 太阳能电池还可以用来驱动很多交通工具,如太阳能 汽车、太阳能飞机、太阳能船、太阳能自行车等。 太阳能电池还可以用来发电。美国、德国已经研制成 功地面太阳能电池发电站(又称光伏发电站)并投入使用。
美国:风能首当其冲 日本:太阳能铺就新能源路 英国:风能核能并举 丹麦:靠风“驱动”的国家 芬兰:生物能源独辟蹊径 冰岛:利用地热不再依赖石油 挪威:借风发展“氢经济”

一、原子核能
二、太阳能
三、风能
四、氢能
五、海洋能 六、地热能 七、生物质能
一、原子核能
1、原子核能
原子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习惯上称 作核能或原子能。 原子核的变化过程有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变化过程,叫放射 性锐变。地球上由放射性锐变释放的原子核能在地球内部可以 转变为地热。另一种是人工制造的变化过程,叫核反应。 核反应是原子核与原子核或原子核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时释 放的能量的过程。核反应有两种: 一是核裂变反应,是重元素的原子核发生分裂的反应。 二是核聚变反应,是氢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聚合的反应。 这两种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在原子弹爆炸和氢弹爆炸中 得到了证明。
4、风能的开发价值:
风能是地球上无所不在、永不枯竭的能源。地 球上近地层风能总储量约为1.3×1012kW,但目前开 发利用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据估计,全世界每年 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不及风力1年内提供的能量的 1/1000。我国风能储量估计为1.6×109kW,在世界 上排位第三,可开发利用的约为1/10。可以有效利 用的风速范围为3m/s~20m/s。 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蕴量 大、分布广、可再生、无污染。风能作为新能源有 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于沿海岛屿、边远地 区、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的农村、边疆,作为解 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1)潮汐能 潮汐能是由于地球和月球、太阳相互作 用产生的能量。 潮汐能成因示意图
潮汐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海洋潮汐 以24小时50分钟为一周期,一周期内有高潮和低潮。 潮差在我国沿海最大可达7m~8m,利用潮汐能的最 普遍形式是潮水涨落发电。据估计,全世界的潮汐 能源有1.0×109kW,如能充分利用,每年可发电 1.24×108kW·h。 潮汐发电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潮流直接冲击 水轮机,利用潮流动能发电;另一种是建造潮汐水 库,在潮差比较大的海湾或河口处构筑拦潮蓄能大 坝,形成水库,并在堤坝内装上水轮发电机组。利 用涨、落潮位差,把潮汐位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水 轮发电机组发电。潮汐水库电站的实际应用更为广 泛。
(1)光热转换技术
光-热转换技术是将太阳辐射的能量通过各种集热部件 转变成热能后被直接利用。 我国战国时期就已使用凹面镜聚集太阳能去点火。1837 年英国人赫胥黎首次使用太阳灶烧饭,1875年出现了太阳能 热水器。 光-热转换可分为低温(100℃~300℃)与高温(300℃ 以上)两种。低温的用于工业用热、制冷、空调、烹调等, 高温的用于发电、材料高温处理等。 太阳能集热器以空气或液体(水或防冻液)为传热介质。 吸热方式可以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也可以是太阳光经会 聚后集中照射。分为平板式和聚光式。 全世界使用民用光热转换技术最多是以色列和约旦,他 们屋顶的太阳能蓄热器可提供25% ~65%的家用热水。现在 美国也兴建了100多万个集热器采暖系统和25万个依靠冷热 空气自然流动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
二、太阳能
1、太阳能
在人类利用的能源中,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各种草木燃 料能、化石燃料能、风能、水能、海洋流能、海洋温差等归 根结底也是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太阳能是一种巨大且对环 境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中只有大约二十二亿分之一辐射到 地球,其中30%被大气层反射掉,23%被大气层吸收掉,但是 每秒钟辐射到地面的总能量有8.0×1013kW,相当于目前全 世界发电总量的8万倍。 对太阳能的利用,有间接利用与直接利用两种。间接利 用是利用由太阳能转化的其他能量,如生物质能、化石能、 风能、水能、海洋能等。人类对太阳能的开发时直接利用太 阳能,主要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风能的应用
风力发电
风能的应用
澳大利亚风力发电
风能的应用
四、氢能
1、氢能
氢能是指氢在发生化学变化和电化学学变化过 程中产生的能量。
2、获得氢的主要方法
(1)电解法 (2)热化学法 (3)光电化学法 (4)重整法
3、氢能的利用
(1)直接燃料 氢气目前主要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此外还可用作飞机、汽车的燃料。 (2)燃料电池的燃料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的化学能 直接变成电能的装置。氢燃料电池以氢为燃料,通过氢、 氧燃烧反应产生电能。一种10kW~20kW的碱性H2-O2燃料 电池已成功用于航天飞机。 (3)能源转换介质(能源中间载体)氢与很多金属或 合金的的氧化反应都是可逆的,而且反应过程中伴随着 热能、机械能和化学能的转换。 (4)作为发电燃料 通过燃料电池或燃气-蒸汽涡轮发 电装置发电。 (5)作为家用燃料 如燃氢的家用热水器、取暖器和炊 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