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复习提升限时练习试题(带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提升限时练习试题(带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提升限时练习试题(带
答案)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提升限时练习试题,请考生仔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适合水稻生长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地中海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种植。

答案D
菲律宾农业部长阿尔卡拉在首届全国杂交水稻大会上宣布,菲政府在2019年和2019年将拨5亿比索专款用于杂交水稻推广,努力使菲律宾的杂交水稻覆盖率从目前的3.5%提升到8%至10%,以实现大米自给目标。

据此回答2~3题。

2.影响菲律宾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际市场需求
3.菲律宾农业部最关键的任务是要改变菲律宾稻米产区的
________现状()
A.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B.人均耕地少,水热资源未充分合理利用
C.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D.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
2~3.解析第2题,气候是影响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水稻生长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菲律宾位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满足了水稻的生长要求。

第3题,亚洲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比较低,菲律宾亦是如此,因此加大科技投入、改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是农业部最关键的任务。

答案2.B 3.C
4.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答案C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据此回答5~6题。

5.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人口
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A. B.
C. D.
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B.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C.主要靠雇员经营
D.需要劳动力多
5~6.解析第5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如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地形为平原,土壤肥沃等;社会经济条件也比较好,如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科技水平高。

第6题,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又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因而生产规模大和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答案5.B 6.A
读图,完成7~9题。

7.与图中a、b、c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为()
A.淮河平原
B.墨累达令盆地
C.河套平原
D.三江平原
8.图中a、b、c、d四地中与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相吻合的区域是()
A.a
B.b
C.c
D.d
9.图中a、b、c三地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劳动力丰富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
A. B.
C. D.
7~9.解析图示国家为美国,a、b、c位于中部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区。

第7题,三江平原有商品谷物农业,故正确选项为D。

第8题,题干中描述的是冬小麦的播种季节,a、b、c、d中c为冬小麦产区,故C项正确。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第9题选B。

答案7.D 8.C 9.B
读下图,回答10~12题。

10.2019年4~5月份,图示区域持续干旱,图中B农业地域受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为()
A.小麦
B.水稻
C.甘蔗
D.玉米
11.关于A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
B.劳动力丰富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
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
12.今后图中省区为确保粮食生产应加强的是()
A.精耕细作,扩大种植面积
B.推广耐旱作物种植
C.兴修水利,增加科技投入
D.建立大型农场,推广机械化
10~12.解析根据经纬度分析,图中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

A位于城郊,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为城市提供蔬菜、花卉及乳产品。

我国的季风水田农业为抵御水旱灾害,应兴修水利,并增加科技投入。

答案10.B 11.B 12.C
读北美洲两种作物的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作物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东半球主要分布在()
A.亚洲东南部
B.阿根廷
C.澳大利亚
D.地中海沿岸
14.图中作物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技术装备好
D.劳动力丰富
15.在我国东北的同类农业地域中,为保持土壤肥力、保障作
物高产、稳产的合理措施为()
A.扩大开垦规模
B.机械化耕作
C.秸秆还田,兴修水利
D.增施化肥、农药
13~15.解析图示两种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其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在东半球,有此种农业地域类型。

美国和加拿大是劳动力短缺地区。

我国东北的商品谷物产区东北平原黑土肥沃,为保持其肥力,保障作物高产、稳产的正确措施为秸秆还田,并兴修水利。

答案13.C 14.D 15.C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农业区域: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3)这里的农场一般是以________为单位经营的,而我国的这类农场一般是________的。

(4)这里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春小麦区冬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
(2)商品谷物农业
(3)家庭国营
(4)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便利,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水平
17.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

(2)图乙中,c、d两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说出a、b、d三地的气候类型。

(4)说出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为季风水田农业,农业生产靠传统经验,机械化程度低,属于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

图乙为美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区域种植的是小麦,d区域种植的是玉米。

第(3)题,根据各自的位置,判断a为热带季风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4)题,农业的区位因素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劳动力、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1)图甲为季风水田农业,农业生产靠传统经验,机械化程度低,属于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图乙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属于商品经济。

(2)小麦玉米
(3)a地为热带季风气候,b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4)自然因素:地势平坦;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低。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提升限时练习试题和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地理网希望对考生复习地理有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