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三文科第7周周三综测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图,回答1~3题。
1.D地区中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D.冰雪融水
2.B河段每年1月河流流向可能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3.C、D地区都有葡萄种植,但C地区种植葡萄经济效益不如D地区,其不利条件主要是 A.地质条件复杂B.水源缺乏 C.生产技术落后 D.劳动力不足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
读图回答4~6题。
4.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
A.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B. 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C. 风力增强,天气转阴
D. 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5.图中区域冻土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靠近冬季风源地 B.地下水丰富C.纬度高 D.白昼时间短6.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洋流 B.海陆、纬度 C.纬度、地形 D.洋流、地形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
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9.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10.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读表,完成11题。
11.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c月 D.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喜冷凉、低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块茎生长适温为16~18℃,温度高于25℃,块茎停止生长。
茎叶生长适温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交界处的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湖面周期性涨落明显。
湖区流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口密度小,湖泊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的作物除马铃薯外,其余基本种植从事动物饲养的饲料。
湖区气候凉爽,年降水量约600~700mm,干湿季节极其分明,养育了该区域丰富的高山草场,为地方政府借鉴青藏高原发展放牧业提供了条件。
下图为的的喀喀湖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8分)
(2)解释的的喀喀湖为淡水湖的原因。
(6分)
(3)分析的的喀喀湖区种植饲料的有利条件。
(4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4分)
问题①:说明的的喀喀湖区域引进青藏高原牦牛发展畜牧业不可行的理由。
问题②:推测的的喀喀湖区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雅安有“三绝”:雅雨、雅鱼和雅女。
雅安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且有70%以上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飘落,天明即云散雨收。
雅鱼即雅安鱼,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又称“丙穴鱼”。
产于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称雅鱼。
品质优越,喜栖在水质清新,水流中拥有充足的溶解氧,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
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
低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
雅女,个个身材高挑窈窕,肤色白净细腻,且娥眉美目,说话柔声细气,观之赏心悦目。
雅安人行走在雨中,仰看万千丝绦直垂脸面,肌肤清凉,舒畅无比。
左图示意雅安的位置,右图示意雅安周边地形与多年平均降水量。
(1)分析雅雨形成的原因。
(8分)
(2)说明雅雨多发生在夜间的理由。
(6分)
(3)推测雅鱼品质优良的优越自然条件。
(6分)
(4)建议把雅安打造成“美颜之乡”,吸引人们来此度假。
养颜专家从气候角度给予了肯定。
请为养颜专家的肯定提供论据。
(4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广东省红层地貌分布图。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形成的自然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较大的湿地。
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下图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1)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6分) (2)据图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4分)
°
N
图例 山脉河流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线(mm )
900
高三文科第7周周三综测地理参考答案
1—11:DABDC CDADD C
36.(22分)
(1)规律: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2分)。
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2分)。
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 (或: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 (2分)。
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2分)。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2分);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2分);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2分)。
(3)湖区海拔高、湿凉,适合草类植被生长(2分);地广人稀、草场面积大。
(2分)(4)问题①: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2分);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生态环境) (或: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2分)。
问题②: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会导致湖区流域水土流失(2分);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会导致大量引水灌溉,湖泊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2分)。
37.(24分)
(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2分)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2分)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2分)利于抬升形成降水的地形(或地形雨)。
(2分)。
(2)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层多且厚;(2分)夜晚山坡以大气以下沉为主,形成山风;(2分)夜晚盆地底部气温较高,造成盆地底部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2分)(3)河流水质清新,受污染较少;水流中溶解氧充足;处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雅安河湖水温适中,鱼类生长条件优越。
(任答3点得6分)
(4)雅安多阴雨,日照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2分);雅安空气湿润,风力小、温差小、对人的肌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滑坡、泥石流。
(1分)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每点3分,共9分)
44.(10分)环境保护
(1)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使长江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洞庭湖地区渔业资源濒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加重。
(6分)
(2)入湖河流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撤掉围垸,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答出两点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