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XX智慧居家养服务平台项目单位:XXXXX项目负责人:XXXX联系电话:XXXXX-----社村通目录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3)1.1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3)1.2项目单位近年工作情况 (3)1.3项目单位的经费状况 (3)2项目基本规划 (3)2.1基本构想 (3)2.2项目规模 (3)2.3项目投资总额 (4)3项目背景 (4)3.1数字看人口老龄化 (5)3.2老龄人口状况 (5)3.3政策背景 (6)4项目定义及建设意义 (7)5实施方案 (8)5.1技术方案 (8)5.2实施步骤 (8)5.2.1进行资源整合及确定合作方式 (8)5.2.2社区摸底基础工作 (8)5.2.3健全工作服务制度 (8)5.2.4持续完善运作机制 (9)5.3服务对象 (9)5.4服务方式 (9)5.4.1无偿服务 (9)5.4.2低偿服务 (10)5.4.3有偿服务 (10)5.4.4义工服务 (10)5.4.5社会力量认购服务 (10)6项目社会效益 (10)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 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1.2 项目单位近年工作情况1.3 项目单位的经费状况2项目基本规划2.1基本构想建立一个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应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针对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针对需要住养老院的老人提供床位,提供养老托老服务。
由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周边上百个服务商家、XX医院、志愿者等资源共同组成服务网络,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相融合,将“互联网+”应用于养老领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高效的一站式智慧养老服务。
2.2 项目规模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于XX省XX市XX区XXX路XX号,面积XXXX平方米,并有约XX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50个床位、X个XX室、X个图书馆等。
由XX局统一规划,XXX负责落实选址和组织实施,由XXXX公司按要求进行运作和管理。
基本满足家政服3 / 11务、康复护理、养老托老等服务的功能需要。
后期还将持续扩大项目规模,完成4900平方米规划建设。
2.3 项目投资总额XX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项目概算总投资为XXXX万元。
分项概算如下:(1)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投资:由XX局将原XXX养老院场地转给XXXX进行建设,在原主体建筑基础上进行翻修、改造,部分建筑主体需要进行新建,进行内部装修等,投资为XX万元;(2)室外场地投资:室外包括场地硬化、绿化、美化、安全等内容,投资为XX万元。
(3)硬件设施投资:投资XX万元购置硬件,概算总投资440万元。
包括电脑、打印机、网络铺设、桌椅用具、家政培训、餐厨设施、娱乐健身设备、康复保健设备、书画阅览室等服务设施,还有老人床位配置等等。
(4)软件投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系统、呼叫中心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及搭建,约15万元。
(5)XX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完成后,仍然需要约两年的运行、健全、完善的维护期,预计每年需要投入XX万元,合计XXX万元。
3项目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汹4 / 11涌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养老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3.1 数字看人口老龄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
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18亿,占总人口的29%,其增长速度为每年5%,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南宁市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加快。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南宁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85.64万人,比2000年增加20.1万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8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29个百分点。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71个百分点。
预计2015年底,南宁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11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4%左右,2020年比例将会更高。
南宁市人口老龄化不仅对南宁市的人口结构带来重大影响,也对南宁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3.2 老龄人口状况我国老年人口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三大特征的快速发展态势。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形成了所谓“4-2-1”型的家庭结构,即2位青年或中年人组成的家庭,只有1个子女,却有4位老年人需要赡养。
作为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一方面要抚养子女,一方面又要赡养老人,这5 / 11无疑给这一代人带来了沉重的家庭生活负担。
并且老年人同子女分开居住趋势越来越普遍,子女外出打工现象也十分普遍,子女长期在身边伺候父母现象也越来越少。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2014年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48.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也对生活服务、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强烈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老年人有两怕:一怕失能、半失能、空巢,二怕生病。
根据调查,我国城市中48.5%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需要家政服务的占25%,需要护理服务的占18%,需要聊天解闷儿的占13.79%。
而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满足率只有15.9%。
3.3 政策背景养老问题迫切的摆在了社会和政府的面前,办好养老服务业已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级政府多次发文规划养老产业,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及补贴政策。
2008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牵头10部委以(2008)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明确了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
指出“积极推进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
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提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
2013年9月6日国家标准委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信息化养老是养老服务标准化的重点,可以快速有效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行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权益。
2016年“十三五”规划内容:“十三五”时期是应对老龄化制度体系建设的6 / 11重要窗口期,必须抓住机会,加快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支持力度,加快养老保障、医疗以及就业领域的制度建设,加快智能化养老发展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场所以及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投入,建立并完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支持系统,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实施,到2020年,广西将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城镇社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超过15张,健康养老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建成15个左右规模较大、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业集聚区。
其中,南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将以南宁市为依托,辐射崇左市等周边地区,积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改革,促进医养结合,探索建立制度完善、快捷便民、服务良好的现代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示范园区,并在政策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养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区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成功模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4项目定义及建设意义居家养老是世界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的官方定义是“以社区为依托,老龄人群为服务对象,企事业服务机构为网点,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建立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真正做到:“让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让子女放心、省心”,从而推动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是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信息化系统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载体。
通过汲取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通过搭建系统平台,老人通过一键呼叫装置(如呼叫器、老人手机、智能腕表等)发送服务、紧急求助请求,就可以在家中享受到便捷的上门服务,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虚拟的养老院。
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7 / 11养老服务。
为居家的老人提供涉及生活帮助、康复护理、紧急救助、日间照料、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娱乐活动、法律援助等“医养”结合的服务项目,对于有需要的老人可以提供住院养老床位。
根据规则按无偿、抵偿、有偿的服务形式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弘扬孝道文化,壮大养老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普及养老新概念;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探索、总结社区助老、养老经验和新模式;为政府分忧,替儿女行孝;使老人拥有一个美好、快乐、幸福的晚年与生活环境。
5实施方案5.1 技术方案XXXXXX5.2 实施步骤5.2.1进行资源整合及确定合作方式向政府申请立项,获得政府支持。
获得政府支持后,整合各社区闲置养老设施、场地及养老资源。
根据“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确定先试行的社区。
引入周边服务商家,提供家政等日常生活帮助的服务。
和医院恰谈合作,建立医护服务人员队伍,让专业医疗资源进社区、进家庭,为老人提供连续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5.2.2社区摸底基础工作抓好65岁以上老人健康摸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