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八课《第2课时 征税与纳税》导学案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八课《第2课时 征税与纳税》导学案及答案


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
交换
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供求。
消费
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宏观调控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经 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进行经济监督的 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来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监督管理。
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值税改革,出口退税适时调整、统一内
外资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从效果看,这些政策都起到了扩大内需、优
化经济结构的作用。
2.出口退税 是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退还其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
费税,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
【自主学习】
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征税对象 纳税人
作用
征税对象 纳税人 税率 计算 作用

值 例如

流转税

①本质__________________
⑥ 税种 (我国)税收 依法纳税

人 例如

所得税
特征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⑦
【合作探究】(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
“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对经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当前,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全面推开“营改增”,减轻企业税负,更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发展服务业 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 重要作用;为企业减负松绑,放水养鱼,为鼓励社会投资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 宽松环境;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有专家把“营改增”作用概括为“降税负、激活力、调结构、 促就业、推改革、稳增长”。 (1)有人认为“营改增”改革使国家财政收入不断下降,该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本,鼓励或者抑制商品房交易,调节消费需求等。 五.知识拓展
1.结构性减税
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其所牵涉的税种
是有选择的,并非 “一刀切”式削减。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
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2004 年以来,
值税。“营改增”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 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自 2016 年 5 月 1 日起,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 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 加规范。 三.依法纳税
国家政权
税收与国家政权相互依存,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税收又为国 家政权的存在提供物质条件。
注意:
不同的税收种类,其作用既有共性,又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个人所得税能够调节收入
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增值税能够减少偷漏税行为;消费税具有调节消费行为,倡导科学消
费的作用;出口退税政策,能够调节进出口,促进出口稳定增长;住房交易税,调节交易成
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近年来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虚列出口货物
4
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多种方式骗取出口退税,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 3.纳税人和负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承担纳税义务的法律主体。负税 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承担纳税义务的经济主体。纳税人自己负担税款时,纳 税人即负税人,例如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同一主体;纳税人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时, 则不是负税人,例如增值税的纳税人是企业,企业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后,负税人则是消费 者。每一个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纳税人,但人人都是负税人。
400 元
1999
1000 元
2005
1600 元
2011
3500 元
1993
800 元
2003
1200 元
2007
2000 元
材料二:2011 年 9 月 1 日起个税起征点调整为 3500 元,调整后的 7 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 1500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1500 元至 4500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4500 元至 9000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 9000 元至 35000 元
该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属于偷税还是骗税行为?试说明偷税和骗税的区别?
2
(五)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 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图示如下: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
【合作探究】
(1)不正确。“营改增”属于结构性减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随 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政收入在不断增长。 (2)①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促进社会分工,也可防 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②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扩 大有效供给。③为鼓励社会投资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宽松环境,促进就业。 ④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6
1
(二)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自 2012 年 10 月 1 日起,对从事 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
国家对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为什么?
(三)材料一:历次个税起征点调整记录
年份
起征点
年份
起征点
年份
起征点
年份
起征点
1986
③共缴税:45 元+300 元+200 元=545 元。 作用:①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 段。 (四)属于骗取出口退税的骗税行为。区分偷税和骗税,主要应看其目的。如果采取欺骗、 隐瞒等方式是为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则属于偷税行为(例如,仿造、变造、隐匿、擅自 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等)。如果采取欺骗方式是为了骗取国家税收(减免、退税等)优惠的, 则属于骗税行为(例如,为骗取出口退税而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为骗 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而伪造高新技术产业认证材料等)。 (五)困惑扫描 答案略
1.原因 ①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②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 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依法纳 税的义务。
第 2 课时 征税与纳税
【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
学习建议
1.明确税收的含义、本质和基本特征。 1.通过把握税收和财政的关系,会多角度分析税收的作用。
2.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通过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理解,会分析我国营改增和提
3.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作用。
4.理解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领悟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⑧性质____________


偷税
税 法
欠税

为 ⑨_
抗税
纳税人意识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 速记忆。) 1.税收的含义及本质是什么?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关系是什么? 3.我国税收分为哪五大类? 4.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和作用是什么? 5.个人所得税实行什么税率,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6.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8.纳税人意识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教材及材料,请分析“营改增”的经济意义?
【总结提升】
5
第八课第 2 课时《征税和纳税》答案 【自主学习】
一、体系构建
①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强制性 ③无偿 性 ④固定性 ⑤资源税 ⑥财产税 ⑦行为税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⑨骗税
二、自主探究
(一)问题导航 答案略 (二)不违背。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并不意味着税率永恒不变,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时期而 言的。国家财税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状况等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的调 整。这种调整不但没有违背税收的固定性,反而是税收固定性的表现。 (三)(1)应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提 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会不交税或少交税,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2)计算:①9000-3500=5500 元; ②1500×3%=45 元;3000×10%=300 元;1000×20%=200 元。
3
2.做法 ①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既要增强监督税收征管和使用的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依法纳税 的义务意识。 ②企业:依法诚信纳税,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③国家:加强税收监管,依法打击偷税、骗税、欠税和抗税等违法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