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和平中心小学谢轶婷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同时又是一个非常重视“诗教”的国度。

古代蒙学就非常重视诗歌教学,发挥诗的教化作用,编出《千家诗》、《神童诗》等广为流传的诗歌教材,积累了很多教育经验,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其诗学素养。

古诗,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似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一)教学现状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推荐了70首,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以看出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农村小学有不少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只重视现代文教学而轻视古诗文教学,总认为古诗词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

也有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在教学中不考虑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精心备课,只是要求背诵,有时为了赶进度,教学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

学生古诗掌握量寥寥,主要是课本中要求的几首;内容较单一,五绝为主;学生对古诗普遍缺乏兴趣。

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何在呢?根据平日观察,归结一下,主要原因如下:1、一些教师自身就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对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古诗词的意识,平时对学习古诗词所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学校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学生所学习的古诗词散见于各册教材之中,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迅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修养。

3、古诗词的内容比较深奥,字、词、句的意思不容易读懂。

有一些字不认识,句子的结构也比较复杂,诵读的困难较大。

4、由于缺乏文学和历史知识,不了解诗人的生活简历及写作背景,很难真正理解诗意,只会死记硬背,缺乏感情。

由于不会运用,背过以后,当时能记住,时间一长就淡忘了。

近几年,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各种好办法来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一些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小学古诗词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借鉴有关专家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探究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评价,提高古诗文的教学实效。

(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偏差调查发现,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

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何在呢?根据平日观察,归结一下,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观念问题,广大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重大意义缺乏充分认可。

1、一些教师自身就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对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古诗词的意识,平时对学习古诗词所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学校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学生所学习的古诗词散见于各册教材之中,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迅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修养。

3、由于缺乏文学和历史知识,不了解诗人的生活简历及写作背景,很难真正理解诗意,只会死记硬背,缺乏感情。

由于不会运用,背过以后,当时能记住,时间一长就淡忘了。

二是方法问题,很多教师过分注重讲解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反复诵读和积累。

集中表现为两“重”、两“轻”、一“缺”。

1、重字、词释义,轻整体教学。

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上是先对字、词进行解释,在对每句话予以翻译,最后把全篇翻译出来。

这样的步骤不能说不对,但因为较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字、词、句上面,缺少了对全篇的整体认识。

其实古诗词的意义不应拘泥于单个字、词的意思,多数时候一篇(首)诗、词的意义远比单个字词意义的合成丰富的多。

2、重文字翻译,轻意义领悟。

因为不去做或者很少去探求诗词更深的内在意义,就谈不上领悟诗词的意境。

这很难说是在学习古诗词,还像是在学习古汉语。

古代诗词中所包含的深厚意蕴、哲理意味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

3、缺少对古诗词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学生无法展开想象,也就不能有较高的艺术鉴赏。

由于升学考试中注重字词解释和单个句子翻译,所以教学中基本上不脱离字词解释的范围,很少有引导学生去想象进行再创造艺术鉴赏的,更不用说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了。

就是翻译中,也是干巴巴的语词,总是单调、刻板的直译,稍有艺术的灵动展示。

比如,老师们为了应付考试,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往往把解词释义等作为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常常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

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小,通常只是记住了某些词句的意思和作品干巴巴的译文,至于古诗文本身,往往不能熟读成诵。

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实在是本末倒置。

二、古诗文教学策略(一)打造古诗词课堂教学新模式。

模式一:田园风光——让古诗词教学“历历在目”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我们的古诗词篇章中也不乏描写田园风光、乡土气息的佳作。

在教学这类诗词时,可以以画的形式和农村山间田野的照片去丰富诗句的内容,以直观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引导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构造一副五彩斑斓,使古诗词更贴近学生生活,让诗中的景观“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模式二:乡土资源——让古诗词教学“情景合一”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

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如果说田园诗描写的是一幅画卷,那么有一类古诗词则是记录了一个场景。

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记录的是儿童在油菜花中追逐蝴蝶的一个场景;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记录的是一个小孩子在学钓鱼的场景,高鼎的《村居》,记录的是儿童放风筝的一个场景......捉蝴蝶、钓鱼、放风筝,这些场景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是相当熟悉的,他们大多亲身经历过或是亲眼目睹过,教学这类古诗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打开回忆之门,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那情景或是指导学生扮演古诗词中的角色,然后对照诗文,穿越时空,去领悟千百年前,诗人笔下的那庆那景,做到情景合二为一。

模式三:一诗五读——让古诗词教学“循序渐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尤其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让他们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这样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这一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操作简单,化繁为简,层层剥析,学生可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操作方法如下:一读,读准每一字。

二读,读出一件事,诗人在做什么?夜晚,望月思乡。

三读,读出一个人,《静夜思》写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个深深的思念故乡的人。

四读,读出一种情,为了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人用了那些景物,怎样抒写了着一种情感?五读,读出一种味道,指导学生用特有的节奏、感情诵读全诗。

最后一读,是总结、也是回忆,是体会、也是感悟,把自己对整首诗中的人、事、景、情融合在一起,读出自己对全诗的体味。

模式四:多试比较——让古诗词教学“自主进行”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对古诗的教学,启发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歌,开展佳词绝句欣赏会与读书笔记等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学的古诗真正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上,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古诗词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这几年比较流行,这种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教学送别诗、爱过诗、景物诗、等分类诗时,我们将采用这一模式。

(二)营造古诗词课外阅读新氛围1、古诗词朗诵比赛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朗诵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著名学者叶嘉莹也说:“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

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当然,学生盲目的自己读是没有进步的,我们每天安排二十分钟时间由教师进行专门指导,称为古诗词二十分。

朗诵比赛人人参与,在班级中选优胜者参与全校比赛,既能提高学生的诗词朗诵水平,又能锻炼农村孩子的胆量和表现力,一举两得。

2、古诗词故事会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或动人或悲伤或感人或心酸的故事,如李白的《赠汪伦》,隐藏着李白与汪伦相交相知的故事......了解这些故事可以更好的理解是个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召开古诗词故事会,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首诗,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撰写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走进诗人,走进诗词。

3、古诗词书画展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我们的学生中也不乏“藏龙卧虎”者,他们中有小画家,也有小书法家,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可以选择时机创作古诗词书画,并在学校走廊、橱窗等地展出,让整个学校化为一个古诗词的大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热爱上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古诗词。

面对古诗文教学现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创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