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前工艺的流程

印前工艺的流程

关于印刷中印前工艺的流程摘要:印刷品制作过程分为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阶段。

印前即印刷之前的处理过程,印前工艺又称为制版工艺。

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照排技术等在印前工艺中的广泛应用,印前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以数字形式描述页面信息,以电子媒体或网络传递页面信息,以激光技术记录页面信息。

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印前的技术流程也在不断改变,其基本趋势是工艺流程的高效化和一体化。

下面主要介绍了印前阶段涉及的部分工艺流程内容。

关键词:图像处理;组版与拼版;打印输出;印前发展趋势一、图像处理(一)、图像扫描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是先将光线照射在扫描的材料上,光线反射回来后由CCD光敏元件接收并实现光电转换。

当扫描不透明的材料如照片,打印文本以及标牌、面板、印制板实物时,由于材料上黑的区域反射较少的光线,亮的区域反射较多的光线,而CCD器件可以检测图像上不同光线反射回来的不同强度的光通过CCD器件将反射光皮波转换成为数字信息,用1和0的组合表示,最后控制扫描仪操作的扫描仪软件读入这些数据,并重组为计算机图像文件。

而当扫描透明材料如制版菲林软片,照相底片时,扫描工作原理相同,有所不同的是此时不是利用光线的反射,而是让光线透过材料,再由CCD器件接收,扫描透明材料需要特别的光源补偿-透射适配器(TMA)装置来完成这一功能。

扫描仪主要对页面实物信息进行扫描,即将所扫描的图像放置于扫描设备内,所扫描图像信息面对着下端激光扫描头。

当扫描头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扫描结束,在计算机中将会得到数字形式的扫描图像。

当计算机外连扫描设备时,计算机内会出现扫描仪自带的软件,可对扫描所得的数字信息进行预扫描设置。

并可以设定扫描区域大小、扫描模式,可以为彩色模式、灰度模式和二值灰度模式。

而且也可设定扫描到的数字信息的分辨率。

扫描所得的图像就可直接用于图文处理后再用于印刷输出。

图1 扫描仪2、平面扫描仪操作步骤扫描操作步骤主要分为: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3、滚筒扫描仪操作步骤扫描操作步骤主要分为: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二)、印前图文制作处理数字印前图文图像制作处理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和Illustrator图形处理软件为主。

Photoshop软件是印刷印前处理的主要软件,可以用于色彩管理进行颜色设置,设置工作空间和色彩管理方案,也可以用于改变图像色彩模式便于印刷输出。

Photoshop是一个功能丰富、性能强大的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

例如:改变色阶、调整明度饱和度、色彩平衡、亮度饱和度等。

该软件自带了很多预设的滤镜特效功能,可以灵活应用于图像处理中,使图像最终成为客户满意的用于印刷前的数字信息。

Illustrator图形处理软件和Photoshop有很大相似之处,最大的区别在于Illustrator自身所绘出大的图像是矢量图像。

图像在放大过程中仍然会保持边缘平滑,而且该软件也可用于排版。

一般用于大版输出的需要制作小页面后再进行拼版组合成大版进行输出。

制作小页面多使用排版软件,例如:Indesign是一种专门用于排版操作的软件。

Idesign排版软件也和上两软件有相似之处,同属于Adobe系列的软件。

排版软件可将之前录入保存的文字信息以及图形和图像直接在其中进行混排,从而得到客户所想要的效果。

二、组版与拼版(一)、组版1、封面制作知识封面的构成较为简单,主要是由正封面、封底和书脊组成。

有部分书刊还有在正封面和封底切口边缘大约50-100mm宽度的勒口。

在整个书刊封面的制作过程中,计算书脊厚度非常重要,如果不计算,封面大小无法设置,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印刷。

封面的高度与开本的高度是一样的。

封面的宽度需要把正封、书脊和封底相加。

在进行封面制作时,同时也要注意印刷规格,在成品尺寸的基础上再加上出血。

2、内文制作知识版心是图书版面上规则承载图书内容的部分;是版面构成要素之一;是版面内容的主体。

人们看书的时侯总是看到双面的,这一点正是图书设计与单面的广告、宣传画的不同之处。

在图书正文用字确定后,可以根据既定的图书开本计算出版心规格。

周空是图书版面上规则版心四周的空白,是构成图书版面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白边有助于阅读,避免版面紊乱,有利于稳定视线,还有助于翻页。

跨页是将图文放大并横跨两个版面以上,以水平排列方式使整个版面看起来更加宽阔。

在制作跨页图时,左右两页有时会各不相邻,制作时,要特别的小心,一旦制作有误,装订后,将无法对齐。

3、包装品制作知识很多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对包装的造型与结构这一问题,其实一套完整的包装设计造型与结构在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就好像是一栋大楼,它的整个造型和装饰是密不可分的。

包装的造型与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便于加工、生产;便于运输、存储;展示效果好;包装容量大等。

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成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

通常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一同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

出血是印刷图像边缘正好与纸张边缘重合的版面时所需要的工艺处理。

经过这一工艺处理就能保证图像边缘一定在纸张的边缘上。

(二)、拼版设计与制作印前制作印版为了节约板材和纸张,采用拼大版大版输出。

对于单页的尺寸大小可选择适当的拼版模式,也可新建拼版模块。

所谓拼版就是依照色数、页数、用纸、钉装方法、插页处理、加工方式等要求,拼贴在一起的作业过程。

对拼版所得的大版直接通过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先设置相关参数后直接输出制作生产所需印版。

(三)、版面设计与排版规格排版时应该根据印刷版面要求进行版面设计。

比如一例书册的印制,制作时需要注意开本的大小,排版的形式(横排或竖排),正文的字体字号,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字与字及行与行之间的空隙,页面的栏数及每栏的字数,栏与栏之间的间距,页码及页码的摆放位置,页眉页脚的位置及大小等。

在进行文字排版时,还要注意一些禁排规定,如在每段的开头要空上两个字位,在行首不能排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以及下引号、下括号、下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在行末不能排上上引号、上括号、上书名号以及中文中的序号如①②③等,数字中的分数、年份、化学分子式、数字前的正负号、温度标识符以及单音节的外文单词等,都不应该分开排在上下两行。

三、打印输出打印机是一种外连计算机设备,打印机使得数字信息页面可直接输出。

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是打印头,其由加热元件、墨水器和喷嘴组成。

打印机的种类很多,例如: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等等。

以喷墨打印机简单介绍他的工作原理,打印机要经历充电、曝光、显影、转移、熔化定影、清理等步骤。

充电过程就是由空气击穿导致的电晕装置放电,使打印机内部的光导鼓或光导皮带表面带有均匀分布的电荷。

曝光的结果导致光导体表面局部区域放电,使光导体表面形成电荷图案。

显影就是使油墨转移到光导鼓表面上,然后再转移到纸张上。

打印机内的熔化装置为了使油墨熔化后能更好的吸附于纸张表面并使纸张表面干燥定影。

清理是为了将光导鼓表面上多余的油墨回收而且使光导鼓表面清洁不影响下一次的工作循环。

四、印前技术发展趋势包装是印刷和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范围看,包装产品占到所有印刷品的20%,并以每年5%的增长率增长。

在亚洲,产品的比重为29%,并有7%的增长率,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由于采用不同形式的承印物,如纸张、纸板、塑料、金属和玻璃等,因此,包装印刷方式不同。

同时,在包装印刷中还需要印刷各种不同形状的产品,各种各样的模切和后处理技术也被用在标签、盒子和纸袋的最终成型。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以市场驱动的创艺设计过程和以效益驱动的生产过程之间的阶段,称之为印前过程。

包装印前过程有两个重要功能:第一,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创造性的设计转换成相匹配的可供大量生产的工具。

第二,必须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特性和复杂性,这样才能保证每次在重复和异地生产过程中得到一致的结果。

目前,在包装市场上,有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正在引起印前工艺的变化:首先是消费市场日趋激烈,快速变化的消费品正不断为各自的发展空间竞争。

因此,厂商更加频繁地改变包装设计以期掌握市场主动权。

设计周期已缩短到几天时间,而且包装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

其次,随着材料科学、印刷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带来了生产工具和工艺的进步发展。

因此,对整个供应链加强协作的需要不断增长,不止是要获得利润,也是为了满足全球化的需求。

再次,由于当初所有的包装设计都是使用桌面系统的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

但这些软件缺乏有效的功能以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

随着桌面系统软件技术的发展,设计者和客户都认为PDF将是完美的数据转换格式。

但是在PDF中一些重要的包装设计元素将会丢失,所以它不适合用于表现复杂的包装设计。

为此,专为包装印前开发的软件提供了针对包装工艺的功能。

目前,在包装设计中加入防伪元素用以防止仿造和复制正在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在现实中,除应关注图象处理外,还应协调兼顾与最终客户和制作者之间相平行的工艺流程,如包装盒型结构的设计、模切、去废和其它后续工序等问题。

包装设计者非常希望新开发的设计软件系统可以实现盒型设计和图像的完美结合,能够进行三维预视,甚至可以预视盒型在货架上的实际摆放情况。

表现在生产上,可以实现对纸盒纸箱直接彩色喷墨打样。

通过CAD和图像设计的结合,在一台盒样机上就可以生产出和实际一样的产品。

目前,随着市场上直接制版设备的出现,已不再需要软片这种中间分质,可以进行直接制版,这对包装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设计中心可以任何数据格式把数据输送到不同的印刷端。

第二,省略了软片,减少了制版的时间,大大缩短印刷周期。

第三,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印版并避免晒版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在直接制版设备取代联晒设备的同时,目前在合适的色彩管理软件的支持下,高质量的喷墨打印机也已经能够模拟最终的印刷产品效果。

对于版材的选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热敏版材将在长版印刷中占主导地应,热敏版的耐印率较高并且对专色油墨有很好地适应性。

而UV激光感光版材,则适用于短版印刷小批量生产,如商标印刷。

发展迅速的是应用于柔版印刷的数字式制版,在所使用的标准树脂版材的表面涂有一层薄薄的消溶层,一个功率强大的激光源根据数据把消溶层曝光去掉而形成阴图。

目前市场上的柔版直接制版设备能支持多种版材和较大生产量,包括在套筒上直接成像和套筒上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