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统计能量分析
4f 2V fA n( f ) 3 2 C 2C
式中A是容积,V是总表面积,大的声容积n(f)
的通常由第一项来逼近。
根据统计能量分析模型中每个子系统模态密度 n(f)的大小或带宽Δf内振型数N(N=n(f)Δf) 的多少,可把所研究对象的频率范围划分为 低频区、高频区和中频区: 当N≤1时,定义为低频区; 当N≥5时,定义为高频区; 当1<N<5时,定义为中频区。 模态法和有限元法适用于解决低频区系统动力 学问题 统计能量分析适用于解决高频区
N (1 1i )n1 i 1 n 21 2 [ A] N1n N
12 n1 ( 2 2i )n2 N 2 nN
i2 N
1N n1 2 N n2 N ( N Ni )n N i N
二、内部损耗因子
子系统的内损耗因子是三种形式阻尼的线性
和:
i s rad b
分析表明,损耗因子不大于0.1时,不同阻尼
机理引起系统响应的差别是非常小的。 经验表明,损耗因子10%的误差,将导致响 应估计1dB的误差;损耗因子100%的误差, 将导致响应估计3dB的误差。 内部损耗因子大部分来自实验结果。
§6.6 输入功率与响应级预测
一、输入功率分析 使用机械阻抗理论可导出点源对任意接受系 统的输入功率 1 2 Pi F Re (Y ) 2
式中F为力的幅值,Y为激励点处的输入导纳,
Re表示实部。
如果激励力以dB形式给出的话,按下式计算 F 力幅值大小: F 20log10 L F0 高频时,有限板的激励点导纳与无限板的点 导纳相等: Y 1
第六章 统计能量分析
对复杂结构的振动及声学动力学问题,传统的 解法是: (1)从弹性力学、振动力学和波动声学出发, 列出各振动结构的振动方程以及与结构连接 方式相对应的边界条件,解出振动速度或者 声压; (2)直接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例如有限 元法、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着重分析振动、声场耦合的详细过程 以及描述各个模态的波动情况。
使用能量作为统计能量分析中独立的动力学
变量就可统一处理结构和流体声场间的耦合 动力学问题,从而沟通了传统机械振动与声 学间的联系。在统计能量分析中先要进行子 系统的能量预示,然后再转换成所需要的振 动级、声压级等参数。 统计能量分析起源于航空航天工业并经过了 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成功地应用于船舶 工业。如今正被用作:1) 范围广泛的噪声与 振动问题的预测模型;2) 对噪声和振动控制 进行优化。
(1)子系统的模态密度(每Hz中的模态数, 类似于热力学模型中的热容量); (2)子系统的内部损耗因子,它与结构阻尼 和声辐射阻尼引起的能量损失有关; (3)结合点的耦合损耗因子,代表传过不连 续结构(例如凸缘、壁厚的阶跃变化、结 构—声学容积的界面等)的能量损失。
典型的管道布局
子系统分解
潜艇艇内部舱段噪声
统计能量分析而言,非保守耦合仅具有增加 个别子系统的内部损耗因子的净效应,只有 当耦合阻尼非常大时才计入其比例系数。 对于船舶这样的大型结构,每个结构部分均 是延展性薄壁金属结构,即使在低频亦具有 丰富的模态,结构之间是铆、焊、拴的连接 形式,一般符合保守耦合和统计假设的条件。
单自由度系统
Pd c x x c( x) 2 n M ( x) 2 2 n E n E
§6.4 功率流平衡的普遍形式
当系统处于稳态响应时,对子系统i有功率流
平衡方程:
Pi ,in Pid
j 1, j i
P
N
ij
Pi ,in i Ei
j 1, j i
(
N
ij
Ei ji E j )
整个系统的功率流平衡方程
E1 / n1 P1 E /n P [ A] 2 2 2 E N / n N PN
两个子系统的功率流平衡方程:
P1 E11 E112 E 2 21 0 E 2 2 E 2 21 E112
E2 12 E1 2 21
已知输入到子系统1的能量,那么可以容易地估算出从子系统2输出的能量!
耦合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比能从内部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中得
风扇空气噪声 压缩机空气噪声
结构传递载荷
对于模态密度的概念应加以特别说明,当在
一个频带中有大量的模态且个别模态上的峰 值可被清晰地判定的话,那么模态重叠被定 义为弱的,这常常是受轻微阻尼的结构构件 的情况; 如果个别模态上的峰值不能被清晰地判定的 话,则模态重叠被定义为强的,这是混响声 场的典型情况。应特别注意,将一个大系统 分解为恰当的子系统是统计能量分析中十分 重要的第一步。
§6.3 子系统间功率流关系式
统计能量分析模型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上的: 1)子系统间是“弱耦合”连接; 2)激励在统计上是独立的; 3)在给定频带内所有共振模态能量之间能量 等分; 4)功率流与平均耦合模态能量之间的差成正 比。
保守耦合系统!
这些假设实际上是针对保守耦合系统的,对
它是两个耦合子系统i和j之间的链,即它确定 两者间的耦合程度, 如 ij i 或 j 的话,则把子系统说成是弱耦 合的。 波传播分析是求得理论耦合损耗因子最成功 的方法—直接由波传播系数导出。
对于两个直线连接的耦合结构
结构一声场耦合损耗因子较为容易估算,当
结构与一个声场耦合时,结构的声辐射损耗 因子变成耦合损耗因子:
模态密度n(f)定义为单位频率(1Hz)内的模态
数目 弯曲振动梁
L A 1 / 4 n( f ) ( ) 1/ 2 EI (2f )
式中L是梁长,A是梁的横截面面积,是材 料密度,EI是梁的抗弯的刚度。
对于弯曲振动平板
3S n( f ) CL h
加筋板
S 1 1 n( f ) ( ) 2C L K x K y
计算出未知的能量E,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参数由一些公
式求出。求出能量之后,再根据下面两个公 式:
pi =Ei c / Vi 2 vi Ei / Mi
2 2
声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
§6.5 统计能量分析中参数的确定
一、
模态密度 二、内部损耗因子 三、耦合损耗因子
一、 模态密度
但随着结构(声场)的复杂、边界条件的增
多,特别是随着结构(声场)频率的增高, 波动模式增多后,利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非 常困难。 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简记为 SEA)是研究复杂结构系 统声学动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的提 出与发展为结构噪声与振动(特别是高频振 动)的分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Ei C 2 pi2 Vi
声压级为:
p L p 10log10 p 6 2 p0 110 N / m
R.H.Lyon,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of dynamical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IT Press, 1975. 姚德源,王其政,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及其 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2 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N&V Level
Frequency
Low Freq. (<100 Hz)
High Freq. (>100 Hz)
“统计”意义是指允许有较粗略的系统模型系
数,也就是说所研究的系统对象是从用随机 参数描述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这样就可以 较快地提供复杂系统的声—振环境预示。 “能量”的含义是用能量描述各种动力学子 系统的状态,使用功率流平衡方程描述子系 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vi2 速度级: L 10log v 10 2 v0
2 i 2 2
v0 1109 m / s
对于统计能量分析,还存在下式:
ai2 L 结构的加速度级: a 10log10 2 a0
a Vi
a0 1106 m / s 2
对于闭空间子系统,声压均方值为:
0 c sv s
声场之间的耦合损耗因子为:
Ci A ij 4 Vi
式中V是子系统的体积,A是两个声场的接触
面积。
一般耦合损耗因子与连接的几何特性、连接
系统的物理属性以及传递波相对于连接的入 射角有关。 最普遍的理论估计耦合损耗因子的方法是解 除连接,然后用拥有同样几何特性的连接的 半无限的结构代替原有限结构。 此方法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因为在 高频,当很多模态被激发出来后,有限结构 的平均输入阻抗近似等于半无限结构的输入 阻抗。
统计能量分析把复杂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态
群,并从统计意义上把大系统分解成若干个 便于分析的、独立的子系统,而不是逐个精 确地确定每个模态的响应。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定义出模态 群构成的子系统,而且建立的统计能量分析 模型必须能够清楚地表示出能量的输入、储 存、损耗和传输的特征。
统计能量分析模块化方法要用三个结构参数:
圆柱壳的动态特性与环频率有关,它定义为
纵向波波长等于圆柱壳周长时的频率。 在环频率以上,圆柱壳的模态密度和动态特 性与平板的相同。 圆柱壳模态密度的半经验近似公式与环频率 有关:
CL 1 E fr 2 R 2 R (1 2 )
1/ 2
对三维声场:
8 D s
高频时,有限梁统计模型的Y与无限梁统计
模型的Y也相等:
Y
1
8 D s
二、板壳振动对声场的输入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