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合同的订立2复习课程

第二讲合同的订立2复习课程

2020/9/21
具有成立效力
书面形式的效力
具有生效效力
具有证据效力
《合同法》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 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 、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 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
《合同法》第36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 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
《合同法》第1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 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 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 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 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
2020/9/21
(五)要约的终止
《合同法》第2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2020/9/21
第一节 要约与承诺
• 一、要约 (一)定义:《合同法》第14条:“要约是希望
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 当 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 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
(二)有效要约的要素:
1.应该指向特定人,除非做出意思表示的 人另有约定;
4.应在有效期间内作出;
2020/9/21
5.传递方式必须符合要 约的要求。
2020/9/21
如果要约人在要约中没 有对承诺的方式作出规 定,则承诺应当以与要 约所采取的传递方式相 同或更可靠的方式做出
。 那么,一个以电报或电 传方式发出的要约是否 可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 做出承诺?
(四)承诺的撤回 《合同法》第27条:“承诺可以撤回
2020/9/21
(三)有效承诺的要素:
1.必须是由受要约人或其代理人作出的; 2.必须是对要约人为意思表示;
3.内容必须与要约一致(非实质性变更); 《合同法》第30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
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 内容作出实 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 、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地点 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 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
2.要约应该具备一旦相对人承诺就成立合 同而且受其拘束的意思;
2020/9/21 3.要约应该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
(四)要约的拘束力——承诺之前,要约对要约 人的拘束力
《合同法》第17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 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 人之前或者与要 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合同法》第18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 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 诺通知之前到 达受要约人。 ”
2020/9/21
《合同法》第61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 、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 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 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 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 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 定。
《合同法》第62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 不明确,依照本法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 适用下列规定:
。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 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 约人。 ”
2020/9/21
第二节 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 一、合同的形式 (一)合同形式的意义 (二)中国合同的基本形式
《合同法》第10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 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合同法》第10条第二款: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 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2020/9/21
《合同法》第16条:“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 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 定 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 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 次 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合同法》第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
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 立。 ”
2020/9/21
3.其他形式
批准形式 公证形式 鉴证形式
2020/9/21
• 二、合同的内容 (一)合同的主要条款
1.主体:合同的当事人 2.客体:合同的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 通常 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 更 2020/9/21
• 二、承诺
(一)定义:《合同法》第21条:“承诺是受要 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
(二)承诺生效的时间
1.大陆法:送达主义
2.英美法:发送主义
3. 《合同法》第26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 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 据交易习惯 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 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 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
2020/9/21
案例:2005年3月,江西省宏光机械加工厂接到长城钢厂的电话,委 托其代为加工一批零部件。之所以直接打电话,是因为双方以前 有过良好的合作,双方在电话中谈妥了合同的有关内容,约定由 机械加工厂自备原材料,钢厂一次性给付加工费40万元,但因机 械加工厂订的特种机床尚未到货,而加工厂加工这批零部件正需 要此种机床,双方约定半个月后再联系。 过了半个月后,长城钢厂拍来电报,称其急需这批零部件, 限机械加工厂三天予以答复是否可以接这批加工活。此时,特种 机床业已到厂。机械加工厂第二天就拍了回电表示同意按原定的 条件接受这批加工活,并立即派厂长去钢厂签订正式合同。哪知 第三天加工厂收到钢厂的第二封电报,称其不做这批零部件了, 请加工厂原谅。但加工厂因接活不多,职工工资都快发不出去了 ,坚决要求钢厂履行双方的约定。钢厂坚决不同意,称其已拍电 报取消原先的约定。实际上钢厂已将此批活交给了另一家加工厂 ,加工费低了10%。宏光加工厂见协商未果,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钢厂履行合同,赔偿原料损失费18500元。 问:1、合同成立需经过哪些程序?本案中双方当事人之间存 在合同关系吗?2、合同成立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受哪些约束?3、 本案如何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