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大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来自延安大学的参赛选手李童,我今天参赛的课题选自沪科版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2第一章第1节“电磁感应”。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首先是教材分析。
电磁感应是沪科版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2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它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揭示了磁与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得到磁生电的规律。
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今后学习“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自感现象”“涡流现象”以及交流电和电磁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当闭合回路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够产生电流。
而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再设计探究实验,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其次,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对闭合回路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我们在前面也已经学习了磁场和磁通量等知识。
但是,学生在空间想象、归纳概括的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启发引导和实验探究等方式,从而得到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并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以及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
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探究方案的设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在教法上将采用实验法、讨论法、类比法,而在学法上将采用观察法、合作讨论法和归纳法。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由于高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讨,而电磁感应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因此,我将应用常见的器材组装仪器,进
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我将我主要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情景导入、实验探究、分析总结。
在情境导入环节我将利用一个以电磁感应现象为基础的实验,设计一个魔术表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提出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猜想,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奠定基础,从而导入新课。
在实验探究环节,我将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将实验探究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而在分析总结环节,我将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给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从而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加深了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和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部分,下面开始我的讲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