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课件

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课件


证据材料 确实可靠
重点突破
二、迂回渐进讯问方式适用的条件 当遇到下列条件: :
1 2 3
犯罪事 证据材 证据证 已获取的证据材料不确实,或者证据材料本身的可靠性就存 实不清 料不多 明力差 在疑问;
有嫌疑但不能确定为犯罪嫌疑人的涉案人员;
案件的证据材料不充足,难以全面认定案情或难以锁定犯罪 嫌疑人的狡辩、搪塞;
讯问方式 讯问方法
讯问语言
第一节:迂回渐进的讯问方式
回顾:
3、讯问谋略的思维方式
谋略效果的客观评估 谋略实施的反馈调节 进行可行性分析
制定方案
收集情报 发现问题
优化选择
汇总信息 确定目标
第一节:迂回渐进的讯问方式 4、讯问工作的性质
回顾:
预审阶段
对象:已经确定 的犯罪嫌疑人
——侦查措施的一种
目的:保障刑事 诉讼顺利进行三、迂回渐进讯问方 Nhomakorabea的设计思路
1、本案讯问的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确定重点犯罪嫌疑人, 查明案件事实真相。
讨论
2、用什么讯问方式比较合理?
讯问方式:迂回渐进的讯问方式。
为什么?
因为:证据材料少,且不确切。而且查获 赃物并不等于就此认定嫌疑人作案
思考一:突破此案应解决什么问题?
主观 方面
结伙 条件
具备 ——不确定
购买 所得
谋略实施的反馈调节 进行可行性分析
房东 所有
作案 所得
朋友 寄存
他人 赠送
制定方案 收集情报 发现问题
优化选择 汇总信息 确定目标
本案的讯问目标有哪些?
谋略效果的客观评估 动机目的 ——不明确 谋略实施的反馈调节
这是对事不对人的思路! 是否
犯罪
制定方案 优化选择
时空 条件
——无证实 进行可行性分析 应该具备
赃物 有赃物 条件 ——确定
手段 工具
收集情报
汇总信息
具备—— 发现问题 普通工具 确定目标
如何突破此案的关键问题?
查获赃物
谋略效果的客观评估
2017年12月
第二章 讯问方式的运用
•第一节 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运用 •第二节 重点突破讯问方式的运用 •第三节 两种讯问方式的综合运用
2012-08
第一节:迂回渐进的讯问方式
回顾:
1、讯问谋略的构成要素
谋略对象
谋略主体
谋略场
谋略内容
第一节:迂回渐进的讯问方式
回顾:
2、讯问谋略的结构层次:
讯问谋略
证据功能 线索功能
侦查阶段
对象:侦查中发现 的涉案嫌疑人
目的:查明案件 证据功能,确定 事实真相 犯罪嫌疑人线索功能
证据功能
受、立案件阶 段
对象:现行抓获、 自首的犯罪嫌疑人
线索功能 目的:查明案件 事实真相,获取 证据
第一节:迂回渐进的讯问方式
某些案件诸如: 1、投毒、纵火等案件,如果再加上犯罪嫌疑人单独 作案,而且作案手段隐蔽; 2、案件发案时间久远,无第三者在场,已经不具备 现场勘验及物证检验的条件; 3、某些案件本身证据材料就不确实充分,犯罪嫌疑 人还具有一定的反侦查、反讯问的能力等等。
抓不抓?如何抓?
——是否采取强制措施,何种措施更 有利侦查,是公开还是秘密抓捕 ——合法的前提下,选择、营造适于 开展讯问工作的“讯问场”
押不押?押在哪?
三、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设计思路
请同学们结合案例解决如下问题: 问不问? 如何问?
问:具备正面接触的条件—赃物、团伙、 作案工具。 讯问:主观恶性大、有犯罪经验,无论何种 方式接触都会使其警觉。讯问更具震慑力。 秘密抓捕,同时抓捕——防止同案 犯逃逸;抓捕后进行公开搜查。 羁押在市局看守所——羁押地不同 ,心理压力不同
抓不抓?如何抓? 押不押?押在哪?
三、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设计思路
公安机关的做法:
1、将四男二女同时抓获并带回公安 机关拘留审查。
犯罪嫌疑人:李金龙 犯罪嫌疑人:王大力 犯罪嫌疑人:薛刚
2、组织讯问力量,同时对六名涉案 嫌疑人分别进行讯问,采用运用迂 回渐进的讯问方式进行。
犯罪嫌疑人:张旭东 犯罪嫌疑人:夏雨 犯罪嫌疑人:刘芳
抗拒心 反讯问 4 犯罪嫌疑人的侥幸、畏罪、对抗心理强,拒绝供述; 迂回渐进 理较强 能力强
5
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查、反讯问的能力和经验,拒不 供述或回避案件的实质性问题。
三、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设计思路
课 前 案 例 回 顾 :
2010年5、6月间,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香坊区城 乡结合部连续发生多宗抢劫案,6月14日23时许三名犯罪分 子分别骑两辆摩托车在道里区机场路一带寻机作案,行至薛 家乡乡间小路时,遇到两名夜查联防队员,三人怕罪行暴露 ,趁联防队员不备,杀死一人、重伤一人。专案组立即采取 并案侦查措施。据特情提供:租住香坊区城乡路一带的几名 男女有作案嫌疑。专案组立即对涉案嫌疑人租住的房屋进行 秘密搜查。该区域为城乡结合部,是平房区。嫌疑人租住的 房屋有三间,在中间无人居住的屋内查获四辆本田125摩托车 、5条绳索、4只打磨过的钢管和6个头盔。经对摩托车逐一 核查,证实其中的一辆是5月20日的一起案件中被抢的摩托 车,车主当时被杀死。在另外二间有人睡的房内分别查获10 部手机和两把尖刀,其中一把刀柄处有血迹。经对手机进行 核查,证实其中的一部正是5月25日被抢的。
三、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设计思路
讨论: 此案讯问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具备讯问的条件?
提示: 本案属于侦查阶段的讯问。
讯问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确定重点犯罪嫌疑 人,进而查明案件事实真相。
三、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设计思路
实践中,讯问之前须解决如下问题: 问不问?
——是否具备正面接触的条件
如何问?
——是采取询问还是讯问的方式
谋略!
可见 此类案件对口供具有 依赖性
完成讯问的目标具有 艰难性
一、常见的两种讯问方式
通向目标的路径无非一直一曲
讯问方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达到讯问目标的路径。 根据讯问依据的条件分为重点突破 或迂回渐进两种讯问方式。
一、常见的两种讯问方式
当遇到下列条件:
态势上 占上风
案情较 为清晰
证据材 料充分
三、迂回渐进讯问方式的设计思路
已知条件提示:
1、本案为系列拦路抢劫、杀人案,现场勘查 未能提取可供认定嫌疑人作案的证据。
2、搜查所获:摩托车、手机等赃物和一些非 常规工具。(其中一把带有血迹的尖刀经鉴定 为王大力的血) 3、调查反映:作案者特征与到案嫌疑人相似 ,作案工具与查获工具类似。从案情分析看, 系列抢劫案很可能是刘金龙、王大力等人所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