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宫腔镜检查手术的麻醉及监测ppt课件
宫腔镜检查手术的麻醉及监测ppt课件
病人ASA分级与TCI异丙酚诱导靶浓度
TCI血浆浓度(ug/ml) 平均 5.7(2.5-12)
ASAⅠ
6.07
ASAⅡ
5.08
ASAⅢ
4.46
三、超快通道静脉全麻的实施
(一)超快通道静脉全麻禁忌:
• 1、不稳定的ASA3-4级患者
• 2、严重病态肥胖和(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
• 3、急性精神药物滥用患者
• 4、饱胃患者
(二)术前准备
• 1、稳定的电源及备用电源 • 2、可靠的氧气源
• 3、够力的吸引器
• 4、合适的喉镜、气管导管、加压面罩、呼吸囊、呼吸机
• 5、除颤器、急救药(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胺碘酮)
• 6、监测仪(BP、ECG、SPO2)
• (三)、禁食8小时 • (四)、术前针:luminnal 0.1 • atropine 0.5mg im
• (一)、麻醉中的对症处理
•
•
1、NBP降低-麻黄碱
2、HR降低-阿托品
•
3、SPO2降低-托下颌、吸氧
(二)、迷走神经紧张综合征 • 临床表现为恶心、出汗、低血压、心动过缓, 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 机理: • 扩张宫颈——Franken-shauser神经节——腹 下神经节——腹腔神经丛——右侧迷走神经 • 处理: • 对症处理、加深麻醉
2、静脉全麻 (1)主要静脉全麻药:异丙酚 (2)辅助静脉全麻药: • 芬太尼:镇痛(小剂量不抑制呼吸) • 氯胺酮:镇静、镇痛、遗忘(亚麻醉剂量) • 咪唑安定:镇静、崔眠、遗忘 (Βιβλιοθήκη )适用于 一小时以内的宫腔镜检查、手术
3、椎管内麻醉(硬外、腰麻) •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超过一小时的宫腔镜 检查、手术 • 骶管阻滞麻适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查、手 术,但易引起局麻药中毒,已少用。
40% 细胞内液 ICF
15% 5% 组织 血 间液 浆 ISF PV
电解质
由出入,但不能在细胞内、 外自由交流
白蛋白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
保留在血管内
ISF 10.5 L
晶体液1L
组织间隙
80%
血浆20%
(2)渗入微血管的液体再分布分布
Rhoades RA, Tanner GA, Medical Physiology
3、水中毒预防及处理
• (1)、水中毒预防
•
•
a、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b、手术超过半小时可预防性利尿。
(2)、水中毒处理
• a.停止摄水,半坐卧位。 • b.强心、利尿。 • c.5%Nacl 6ml/kg,以100ml/h
ivdrip 先以半量试滴,严密观察。
谢 谢 大 家~
(五)、 TCI实施
• 1、全麻诱导 诱导剂量:TCI靶浓度6ug/ml(约
3min成功)
• 2、全麻维持 维持剂量:TCI靶浓度3-5ug/ml,
辅以fentanyl 1ug/kg,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及个
体差异调节靶浓度。
四、宫腔镜检查术中监测
• 1、NBP
• 2、ECG • 3、SPO2
五、宫腔镜检查术中并发症防治
(三)、水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
• 1、水中毒(TURP综合征)是由于冲洗 液吸收入血而致血管内容量负荷过重,出 现低钠血症、中枢神经及肺水肿、心衰, 表现为低BP、HR↓、 SaO2↓ 、血Na+↓ 、 CVP↑、R↑、神经精神症状。 • 2、水中毒发生机理
(1)、人体正常的体液分布
水
可以自由从各间隙进出 可以在细胞外液自
宫腔镜检查、手术的 麻醉及监测
宫腔镜检查、手术的麻醉及监测
• 一、麻醉方法选择 • 二、超快通道静脉全麻的基础 • 三、超快通道静脉全麻的实施 • 四、宫腔镜检查术中监测 • 五、宫腔镜检查术中并发症防治
一、麻醉方法选择
• 1、神经安定+局麻 • 2、静脉全麻 • 3、椎管内麻醉(硬外、腰麻)
1、神经安定+局麻 • 神经安定药(氟哌啶)+强效镇痛药( 芬太尼或杜冷丁) • 病人意识清醒、轻度镇静、中度镇痛 • 适用于单纯宫腔镜检查
异丙酚的作用机制:
• 作用于CNS的GABA A受体亚基上的氨 基酸残基,使抑制性离子通道开放,导 致氯离子电流增加,从而产生催眠、镇 痛作用。
(二)、静脉给药方法(靶控输注TCI )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 TCI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基础,以靶浓 度为目标浓度,由计算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计算 出药物所需的初始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控制 输液泵输注速度,快速达到靶浓度并保持其恒 定,按临床需要迅速准确地调节麻醉深度。
(3)、水中毒导致组织水肿
正常组织 水肿组织
组织 水肿
Diaspirin Cross-Linked Hemoglobin is Efficacious in Gut Resuscitation As measured by GI Tract Optode,Frankel HL, J Trauma, 1996
二、超快通道静脉全麻的基础
• (一)、全麻药(异丙酚propofol) • 异丙酚的问世是麻醉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现已成为静脉全麻的最基础用药,尤 其适合超快通道静脉全麻。
异丙酚的药理特点:
• 1、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讯速、完全、平稳。
• 2、长时间使用积蓄作用仍较轻,停药后讯速完全清醒。 • 3、对呼吸、偱环功能影响较轻。 • 4、术后很少发生兴奋烦燥,恶心、呕吐发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