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市直机关工委保密管理制度的通知委机关各处室(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有关保密工作规定,提高机关人员的保密意识,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现将《市直机关工委公文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网络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信息网上发布保密管理制度》、《市直机关工委定密工作制度》等八项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以上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市直机关工委公文保密管理制度;2.市直机关工委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3.市直机关工委网络保密管理制度;4.市直机关工委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5.市直机关工委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6.市直机关工委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7.市直机关工委信息网上发布保密管理制度;8.市直机关工委定密工作制度。
中共合肥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2012年1月11日附件1市直机关工委公文保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委涉密公文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公文的收发。
公文收取后,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信封上收文单位、密封标志。
发送公文时要认真检查,核对文件份数及发送单位、领导,防止错发、漏发。
第二条公文的传阅。
传达、阅读秘密文件要遵循“工作需要”和“需要知道”的原则,按照规定的范围,限定在必须知悉和可以知悉该秘密事项的人员范围内。
带有密级的公文在各个流转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五点:(一)阅读、处理密件应在办公室内进行,不能将密件带回家或在公共场所阅读、办理。
(二)传阅文件一律采取直传方式,不得未经文件保管人横向传阅文件。
(三)非经允许不得摘录或公开引用秘密公文内容。
(四)传阅文件应有时限,任何阅办人不得积压、延误或长期私存。
(五)对阅后退回的文件要清点份数,经管人员要抓紧催阅、催办、催传、催退。
第三条公文的复制。
非经允许不得擅自复印密件。
因工作需要确需复印秘密公文时应当注意:(一)复印秘密级、机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要经过单位分管保密工作的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复印,复印的份数要进行登记,视同原件进行管理。
(二)按照《保密法》规定,对绝密级国家秘密“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印和摘抄”。
第四条公文的保管。
秘密公文应当存放在有保密设施的文件柜内。
绝密级文件应单独存放管理。
定期清查,按时清退,分别情况,移交档案室或销毁。
第五条相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涉密公文流失、失控,泄漏国家秘密的,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2市直机关工委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委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连接国际互联网(外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递。
涉密计算机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外网)物理隔离。
第二条凡是上传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要经工委分管领导审查后按网站管理权限上传,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上网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提高上网人员的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有关规定。
第三条使用电子邮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传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邮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
第四条涉密的计算机信息在打印输出时,打印出的文件应当按照相应密级文件管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页应当及时销毁。
第五条计算机使用人即为管理责任人。
对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附件3市直机关工委网络保密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委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从事违法活动。
第二条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处理涉密资料,存有涉密文件的计算机要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第三条凡涉密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均应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录有文件的移动存储设备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
第四条使用电子文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要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文件传递、转发或抄送涉密信息。
第五条凡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安装防病毒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杀毒。
第六条专用于存储财务、人事等资料和内部文件的计算机应禁止访问互联网及其他外部网络系统,保证资料安全。
第七条任何处室(部门)和个人发现计算机网络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委保密办报告。
第八条违反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附件4市直机关工委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委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国家秘密载体和工作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视频、音频等方式记载、存储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及半导体介质等各类物品。
第二条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载体除正在使用或按照有关规定留存、存档外,应当及时予以销毁。
销毁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不定期将需销毁载体进行登记、造册领导签字后,送合肥市国家保密局统一销毁。
第三条涉密载体的销毁范围:(一)日常工作中不再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二)淘汰、报废或按照规定不得继续使用的处理过涉密信息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复印机等通信和办公设备;(三)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清退的文件、资料;(四)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离岗(退休、调离、辞职、辞退等)时清退的秘密文件、资料;(五)已经解密但不宜公开的文件、资料;(六)经批准可复制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的复制品;(七)其他需要销毁的涉密载体。
第四条禁止未经批准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禁止非法捐赠或转送国家秘密载体;禁止将国家秘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禁止将国家秘密载体送销毁工作机构或指定的承销单位以外的单位销毁。
第五条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涉密人员或秘密载体的管理人员,情节轻微的,由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泄密隐患的,报市国家保密局处理。
第六条相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涉密载体流失、失控,泄漏国家秘密的,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5市直机关工委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委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涉密计算机进行维护检修时,须保证所存储的涉密信息不被泄露,对涉密信息应采取涉密信息转存、删除、异地转移存储媒体等安全保密措施。
无法采取上述措施时,安全保密人员和涉密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在维修现场,对维修人员、维修对象、维修内容、维修前后状况进行监督并做详细记录。
第二条各涉密处室(部门)应将本处室(部门)设备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扩充情况记录在设备的维修档案记录本上。
第三条凡需外送修理的涉密设备及涉密介质,必须经委保密领导小组批准,并将涉密信息进行不可恢复性删除处理后方可实施。
第四条委保密办负责办公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严禁使用者私自安装计算机软件和擅自拆卸计算机设备。
第五条涉密计算机及涉密介质的报废由委保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定点销毁。
附件6市直机关工委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委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移动存储介质,是指移动硬盘、软盘、优盘、光盘、磁带、存储卡及其它具有存储功能的各类介质。
第二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遵循“统一购置、统一编号、统一备案、跟踪管理、集中报废”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放范围。
第三条各处室(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处室(部门)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工作。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妥善保存。
日常使用由使用人员保管,暂停使用的交由指定的专人保管。
第四条委保密办负责加强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统一管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指导、监督、检查。
第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内使用,严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
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接入涉密计算机或涉密网络,严禁直接或间接接入政务内网。
第六条一般信息应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存储、携带、使用。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当存储与之相对应密级的信息。
绝密级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存储绝密级信息,机密级移动存储介质确需存储秘密级信息时,应按最高密级进行管理。
第七条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确因工作需要带出办公场所的,秘密级的需经使用处室(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机密级以上的需经委分管领导批准,报委办公室备案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严禁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或转借他人使用。
第八条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应使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携带绝密级信息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的,应保证二人以上同行。
禁止携带存储绝密级信息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参加涉外活动或出国(境);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级、秘密级移动存储介质出国(境)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携带出国(境)手续。
第九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格按照保密管理要求,必须存放在委保密办。
领取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时,要办理签字手续。
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时,必须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存入保密设备。
第十条每半年要对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一次清查、核对。
若有混用的或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丢失的,应及时查处。
第十一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报废前,应由使用处室(部门)进行信息清除处理。
因介质损坏无法进行信息清除时,由处室(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交委保密办销毁。
第十二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销毁,由委保密办统一登记造册,并填写《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销毁登记表》,报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三人负责销毁,任何个人不得擅自销毁。
第十三条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人员违反本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委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泄密隐患的,交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附件7市直机关工委信息网上发布保密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委计算机信息网上发布保密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