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堂练习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堂练习

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1、我国某地自然保护区中大熊猫的数量急剧下降,动物学家将5只来自繁育中心的雌性大熊猫放养到该自然保护区中。

10年后大熊猫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放养大熊猫,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
B.放养大熊猫,增加了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C.大熊猫数量的恢复,提高了物种丰富度
D.大熊猫数量的恢复,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001年2月,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向世界披露: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

该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

可是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放市场生产。

其目的是()
A.保护自主知识产权B.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水位的升高使库区内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这些特有的物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严格控制污染
D.就地保护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
B.黄山、黄河等生态系统能激发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
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秸秆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6、《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的一部医学巨著,其收录的1000多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美学价值
B.直接价值
C.间接价值
D.潜在价值
7、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 )
A.用芦苇、秸秆做原料造纸
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C.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
D.以石油产品为原料产生化纤
8、下列有关叙述,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四大家鱼”可供人类食用
B.森林和草地可调节气候
C.棉、麻可作为纺织原料
D.许多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10、下述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将湿地开垦成为农田
B.自然保护区内随意引入外来物种
C.农业生产减少农药使用量
D.禁止捕捞海洋鱼类
11、为了保护生物圈的稳态,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②治理污染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禁止利用和开发野生生物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措施是(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13、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人民深受雾霾天气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A.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虽还未产生沉重的压力,但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B.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C.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D.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物资源
14、某地农村利用水葫芦生态池污水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填“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或“有毒污染物”)。

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

2.生态池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 价值。

4.运行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枯死的水葫芦,以防止其腐烂下沉,__________并造成对下一年的潜在危害,同时要避免水葫芦外逃,防止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放养的都是雌性大熊猫,因此放养大熊猫,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A 正确;放养大熊猫能增加种群的基因多样性,B正确;大熊猫数量的恢复并没
有增加物种数目,因此没有提高物种丰(富)度,C错误;大熊猫数量的恢复,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由于水位的升高,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原有的物种只能进行迁地保护。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A正确;黄山、黄河等生态系统能激发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使用秸秆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没有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草纲目》是医学巨著,强调植物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对人类有直接利用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调节作用的价值称间接价值;目前不清楚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

A、B 项属于直接价值,C属于间接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点评:识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含义和分类是解决该题的基础。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食用为直接价值,A错误;森林和草地调节气候为间接价值,B正确;棉、麻可作为纺织原料为直接价值,C错误;药用为直接价值,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错误;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可加强对生物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措施,C项正确;食品安全不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生态问题,D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将湿地开垦成为农田,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题意;随意引入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减少农药使用量可以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应适当捕捞海洋鱼类,而不是完全禁止捕捞,D不符合题意。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则,酸雨气候已成全球问题,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单独治理完成,同时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故选C。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A错误;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B正确;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C正确;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
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物资源,D正确,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有机污染物; 氮、磷(或“N、P”); 2.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提供养料
3.直接;
4.污染水体; 外逃的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的水生生态系统
解析:1.农村生活污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

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氮、磷。

2.生态池富含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分解为无机物,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提供养料。

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大量的水葫芦在不及时清除的情况下会腐烂污染水体,因此对于生态池要严格管理,避免水葫芦的外逃,防止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界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河道堵塞等严重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