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储量计算方法及概念

石油储量计算方法及概念


埕北302井古生界核磁孔隙度与补偿中子关系图
25
y = 0.0323x 2 - 0.0739x + 1.8482 R 2 = 0.4954
20
15
MPHI%
10
5
0
0
5
10
15
20
25
CNL%
核磁孔隙度φm与声波孔隙度φs 和密度孔隙度φD关系图
Φm=0.004+0.9655φD-1.094φD2 R=0.8403
• 可动油法 • 泥浆侵入法 • 试油法 • 含油产状法 • 毛管压力法 • 最小孔喉半径法 • 束缚水饱和度法
饱和度 %Βιβλιοθήκη 残余油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图
0 20 40 60 80 100
0.1

1
10
100
1000
空气渗透率
饱和度 %
残余油饱和度与有效孔隙度关系图
0 20 40 60 80 100
式中: N:石油地质储量, 104t; A: 含油面积,km2; h: 平均有效厚度,m; φ: 平均有效孔隙度; Swi:平均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 ρο :平均地面原油密度,t/m3; B ο :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三、计算单元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得正确与否影响储量计算的精度。同一 油水系统是确定计算单元的主要依据。岩性油藏中,单个储集 体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Φm=-0.0064+1.0994φs+0.1266φs2 R=0.844
不同裂缝类型在裂缝识别测井的响应 网状缝
高角度缝 水平缝
岩心刻度法求取裂缝孔隙度解释流程图
根据ELANPLUS程序 用岩心刻度后解释 总孔隙度ΦT
用储层段解释总孔隙度 减去该段小岩样岩心
分析孔隙度Φlab求得该 层裂缝孔隙度Φf1 Φf1= ΦT- Φlab
5
R = 0.847
0
0
5
10
15
20
25
30
补偿中子
火成岩及裂缝性油藏储层孔隙度评价方法
用核磁测量的有效孔隙度作为地层孔隙度 建立核磁孔隙度与密度、中子、声波孔隙度之间的统 计关系,无核磁测井时,用统计关系计算地层孔隙度
用成像测井资料计算地层视孔隙度,用核磁测井孔隙 度进行刻度
用成像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裂缝的等 效孔隙度
油浸
含油性
图3-2 青西油田下沟组储层含油性与产油量关系图
工业油流标准
产油层埋藏深度 m
<500 500 ~1000 >1000 ~2000 >2000 ~3000 >3000 ~4000
> 4000
工业油流下限 t/d
0.3 0.5 1.0 3.0 5.0 10.0
3)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研究方法
石油储量计算方法
2016年12月
石油储量计算方法
• 储量的概念及分级分类
•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 石油技术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 石油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探明储量定义
“ 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并在现 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概念上的差异
中国
美国
原始地质储量(OOIP/OGIP) 经济可采储量(Reserves)
相对固定的数字,变化主要是由于 资料增加,认识变化引起。
“规范“着重要求各级储量的勘探 程度及所要达到的地质认识程度, 强调的是地下数量的可靠性。
经常变动的数字、变化可以是资料 增加、认识变化引起,也可以是经 济条件、技术进步或提高采收率项 目的实施引起,也可以是由于生产 等原因引起( Reserves多指剩余可 采储量)。
概率 % 芯长 m
100
140
油斑及以上
油迹
120
80
荧光
不含油
芯长
100
60 80
60 40
40 20
20
0 泥质白云岩+白云岩
白云质泥岩
砾岩
砂岩
0 泥岩
图3-1 青西油田下沟组储层岩性及含油性统计图
有效厚度含油性标准
1000
干层
油水同层
100
低产油层
油层
10
日产油量 m3/d
1
0.1
荧光
油迹
油斑
四、储量计算参数(6个)
• 含油面积 • 有效厚度 • 有效孔隙度 • 原始含油饱和度 • 原油体积系数 • 地面原油密度
储量计算参数:
1、含油面积圈定
构造油藏,断块油藏,岩性油藏,地层油藏,火成岩油藏
2、有效厚度
1)油层的有效厚度是指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的厚
度,即在工业油流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探 已开发探明(I类)
Developed
Non
Shut-in

Proved
Producing Behind pipe

Reserves
量 未开发探明(II类)
Undeveloped
基本探明(III类)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Unproved Reserves
Probable Reserves Possible Reserves
动态法: 物质平衡法
产量递减法 水驱特征曲线法
容积法
一、适用范围 二、计算公式 三、计算单元 四、参数确定 五、储量评价
一、容积法适用范围
• 适用于不同勘探阶段 • 适用于不同圈闭类型 • 适用于不同储集类型和驱动类型
二、容积法计算公式
1、N=100A×h×φ × (1-Swi) × ρο/B ο 2、N=100A×h×φ × (1-Swi) /B ο
总孔隙度为缝、孔、洞孔隙度之和
孔隙度解释方法
岩心分析
常规测井 解释
核磁共振 测井
ELANPLUS软件 经验解释法
核磁共振测井计算储层参数
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主要是地层孔 隙介质中氢核对仪器的贡献,它不受岩 性的影响,在解释孔隙度、渗透率等储 层参数时,具有其它测井方法无法比拟 的优势。
经岩心分析数据刻度后的核磁共振 测井解释结果,与常规测井资料建立关 系,求取储层参数,提高解释精度。
Φ≥4% K≥10×10-3 um2
20
0 02
物性标准
孔隙度概率分布图
46
8 10
孔隙度 %
12 14
10000
1000
渗 100 透 率 10 ? 10 -3 μm2
1
0.1
油斑以上凝灰岩 油迹凝灰岩 不含油凝灰岩
孔隙度下限:16% 渗透率下限:0.2
0.0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5
20
15
1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声波时差(Δt) μs/ft
孔隙度 %
孔隙度%
商741块沙一段声波时差与孔隙度关系图
35
30
25
20
15
10
5
0
声波时差下限230us/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声波时差
商741块沙一段中子孔隙度与孔隙度关系图
35
30
25 中子孔隙度下限值23%
我国油气储量资源量分级、分类表
经 济 工业油气流 价 标准以上 值 增 加
总资源量
储量
探明储量(一级)
控制
已开发 (I类)
A
未开发 (II类)
B
基本探明 (III类)
C
储量
C二级 C~D
预测 储量 C三级 D~F
资源量
潜在
推测
F
G
非工业价值
资源量
地质认识程度增加
分类上的差异
中国
美国
Producing
0

5
10
15
20
25
30
孔隙度 %
单位厚度采油指数 t/d.Pa
单位厚度采油指数与空气渗透率关系图
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关系图
100
0.28
R=0.
80
R=07.6μ
0.24
R5=μ0m. m
0.2
60 R=308. μ
饱和度 %
R=109.μm
0.16
09μm
0.12
40
m
0.08
0.04
0 1
10
2—5 II 类
<2
<2
孔隙较发育,裂缝不发育
2—5
裂缝较发育,孔隙不发育
III 类
<2
<2
孔隙、裂缝均不发育
3、有效孔隙度
• 岩心分析法:孔隙度测定、图象分析仪测定、薄片统计、大 型逢洞统计(钻具放空、井径扩大);
• 测井解释法:声波、密度、中子、核磁、裂缝孔隙度; • 试井资料确定
韦利公式: Φs=(△t- △tma)/(△tf- △tma)
20
15
10
5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中子孔隙度
孔隙度 %
孔隙度 %
商741块沙一段密度与孔隙度关系图
35
30
25
20
15
10
5 密度下限值2.4g/cm3
0
1.5
2
2.5
3
密度 g/cm 3
平湖油气田(花港+平湖组)补偿中子与岩芯分析孔隙度关系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