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磨体的级配的意义与原则

研磨体的级配的意义与原则

研磨体的级配的意义与原则
1.级配的意义
钢球直径的大小及其质量的配合称为研磨体的级配。

其级配的优劣直接影响磨机的产质量和研磨体的消耗。

级配的依据主要根据被磨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磨机的构造以及产品的细度要求等因素确定。

物料在粉磨过程中,开始块度较大,需用较大直径的钢球冲击破碎。

随着块度变小,需用小钢球粉磨物料,以增加对物料的研磨能力。

在研磨体装载量不变的情况下,缩小研磨体的尺寸,就能增加研磨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研磨能力。

选用钢球的规格与被磨物料的粒度有一定的关系。

物料粒度越大,钢球的平均直径也应该大。

由此可见,磨内完全用大直径和完全用小直径的研磨体都不合适,必须保证既有一定的冲击能力,又有一定的研磨能力,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2.级配的原则
①根据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易磨性及产品细度要求来配合。

当入磨物料粒度较小、易磨性较好、产品细度要求细时,就需加强对物料的研磨作用,装入研磨体直径应小些。

②大型磨机和小型磨机、生料磨和水泥磨的钢球级配应有区别。

由于小型磨机的筒体短,因而物料在磨内停留的时间也短,为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其平均球径应较大型磨机小(但不等于不用大球)。

由于生料细度较水泥粗,加之粘土和
铁粉的粒度小,所以生料磨应加强破碎作用,在破碎仓应减小研磨作用。

③磨内只用大钢球,则钢球之间的空隙率大。

物料流速快,出磨物料粗。

为了控制物料流速,满足细度要求,经常是大小球配合使用,减小钢球的空隙率,使物料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

④各仓研磨体级配时,一般大球和小球都应少,而中间规格的球应多,即所谓的“两头小,中间大”。

如果物料的粒度大,硬度大,则可增加大球,而减少小球。

⑤单仓球磨应全部装钢球,不装钢段;双仓磨的头仓用钢球,后仓用钢段;三仓以上的磨机一般是前两仓装钢球,其余装钢段。

为了提高粉磨效率,一般不允许球和段混合使用。

⑥闭路磨机由于有回料入磨,钢球的冲击力由于“缓冲作用”会减弱,因此钢球的平均球径应大些。

⑦由于衬板的磨损使带球能力不足,冲击力减小,应适当增加大球。

⑧研磨体的总装载量不应超过设计允许的装载量。

研磨体的级配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磨仓研磨体的类型、配合级数、球径(最大、最小、平均球径)的大小、不同规格的球(棒、钢段)所占的比例及装载量。

级配好后,需进行生产检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参考资料:/qiye/index.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