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达标工作具体要求一.安全生产组织保障相关文件:1.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考核规定2. 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提升、跟踪做出的规定3.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或程序(关注: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影响、变化控制环节。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融入规定(明确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5.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任命要求等规定6.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关注: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绩效测量、人员及职责等环节)7. 尾矿库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8. 文件与资料管理制度或程序9. 安全记录管理制度或程序10.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2.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13.重大隐患整改制度14.职业危害预防制度15.特殊工种管理制度16.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17.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8.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19.安全生产奖惩制度20.内部沟通制度与外部联系制度21.承包商选择、评价与管理制度22.安全生产经费使用管理制度23.职工工伤保险保障制度相关记录:1. 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进行的调查记录或报告2. 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培训计划或工作计划。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3. 对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计划进行的跟踪记录(阶段性安全工作总结。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文本或电子版5.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关注:适用条款的识别。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6.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记录7.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记录8.当变化发生时,及时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9.当变化发生时,及时将更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的证据(新制度)10.各层次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11.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安全工作计划。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12.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记录(安全考核记录。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13.尾矿库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的书面任命14.所有任命书由最高管理者和接受任命的人员签字15.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修订记录16.标准化系统文件合订本17.年度评审标准化系统文件记录(安全标准化系统评审记录或标准化系统文件合订本修订页。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18.标准化系统文件发文记录19.下列安全生产记录汇总、归档:事故、事件记录;风险评价记录;培训记录;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检查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检验监测记录;任务观察记录;许可文件;应急演习信息;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承包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资料图纸。
20.标准化系统文件制定、评审与修订员工参与记录21.外部的安全投诉记录22.主要安全生产会议记录23.合理化建议箱或建议表格放置于醒目位置并方便获取24.设专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生产事项25.识别承包商的风险辨识、评价记录26.承包商安全评估记录27.安全工程安全措施费用比例28.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费用比例29.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措施费用比例30.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措施费用比例31.安全标志安全措施费用比例32.安全奖励安全措施费用比例33.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措施费用比例34.年度安全经费投入分析报告(安全措施计划。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35.足额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凭证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相关文件: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方法、流程及风险层次控制原则、持续风险评价的要求,部门、职责等控制管理要求。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2.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3. 任务观察制度(关注:确保在所需现场按照计划执行完整任务观察与局部任务观察得到控制。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4. 许可制度相关记录:1. 暴雨风险风险评价记录2. 山体泥石流风险评价记录3. 喀斯特地貌导致的风险评价记录4. 地震风险评价记录5. 外来尾矿、废水风险评价记录;6. 库区周围作业风险评价记录7. 库内采、选尾矿风险评价记录8. 运行工艺导致的风险评价记录9. 尾矿设施导致的风险评价记录10.重大风险记录(重大危险源清单)11.尾矿库关键流程图及其关键设备设施清单12.初始风险评估报告13.编制关键任务清单(实施任务分析。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14.执行任务分析的人员接受相关的培训记录15.关键任务分析和作业实际情况编写的作业指导书16.作业指导书存放在使用部门和工作现场17.认定需要许可的范围清单18.认定的需要许可的范围清单发放受影响部门的发文记录19.对分配许可的责任人进行能力评估的记录(考评记录。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20.任务观察计划21.任务观察记录三.安全教育培训相关文件:1.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关注:意识识别、评价、提升、教育、培训等环节控制。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相关记录:1. 员工的安全意识调查与评价记录(安全工作总结。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2. 安全意识提升计划(阶段性安全工作计划。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3. 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记录4. 新员工工作现场特定的安全意识培训记录5. 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超过规定时间复岗时安全教育、培训记录6. 各类安全教育、培训计划7. 各类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记录8. 管理层专项培训记录: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沟通技巧;检查、审核技术;法律依从性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变化管理。
9.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相关文件:1. 尾矿库建设安全管理制度2. 尾矿库闭库管理制度(关注:闭库尾矿库需要重新启用或改作他用时管理要求规定)3.在用尾矿库或对闭库尾矿库进行回采再利用管理制度相关记录:1. 尾矿库设计文件2. 建设项目“三同时”文件3. 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4. 尾矿库初步设计的安全专篇5. 闭库安全评价6. 闭库整治设计7. 闭库工程施工及验收记录8. 闭库后的尾矿库,对坝体及排洪设施进行的维护记录9. 闭库尾矿库重新启用或改作他用时的技术论证10.在用尾矿库或对闭库尾矿库进行回采再利用时的安全评价报告相关文件:1. 尾矿浓缩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 尾矿输送安全管理制度3. 筑坝安全管理制度4. 排放安全管理制度5. 水位控制安全管理制度6. 防汛措施和排洪设施安全管理制度7. 渗流控制和排渗设施安全管理制度8.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安全管理制度9. 尾矿库电力线路管理制度10.尾矿库照明管理制度11.尾矿库危险地段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1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职业危害控制制度14.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5.变化管理制度现场实物:1. 无尾矿输送设备、线路损坏,堵、漏、跑、冒现象2. 年、季作业计划和详细运行图表3. 每期子坝堆筑的岸坡处理及隐蔽工程记录4. 坝体较长时采用分段交替作业5. 采取保护初期坝上游坡及反滤层免受尾矿浆冲刷的措施6. 坝外坡面维护记录7. 坝体无冲沟、裂缝、塌坑和滑坡等现象8. 汛期前对排洪设施的检查、维修和疏浚记录9. 未用常规子坝挡水10.尾矿库排水构筑物停用后的及时封堵11.尾矿库运行期间坝体浸润线观测记录13.员工体检计划14.夜间作业时,所有作业点及危险点设置足够的照明15.库区内的电力线路,敷设整齐,无乱搭乱接现象16.库区内陡峭的山坡、坝体、深水区等危险地段,设明显的警示标志17.职业危害检测和控制结果记录18.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保密管理。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19.员工、承包商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20.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培训记录21.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供应商相应的资格资质文件22.变化过程实施前的风险识别、评价记录23.执行变化管理人员的培训记录24.变化启动前检查验收记录(安监、安全评价等记录。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六.检查相关文件:1. 安全检查制度2.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制度3. 防洪安全检查制度4. 尾矿坝安全检查制度5. 尾矿库库区安全检查制度6.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相关记录:1. 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检查记录2. 检查和定期观测的人员培训记录3. 检查和定期观测记录目录(清单)4. 防洪安全检查记录(专项检查):尾矿库水位安全检查;尾矿库滩顶高程安全检查;尾矿库干滩长度安全检查;尾矿库沉积滩干滩的平均坡度安全检查;尾矿库水位上升不同高程时的调洪库容安全检查;是否进行调洪演算,确定尾矿库最高洪水位安全检查;在最高洪水时坝的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安全检查;排洪构筑物安全检查。
5. 尾矿坝安全检查记录(专项检查):坝的外坡坡比;坝体位移;坝体有无纵、横向裂缝;坝体滑坡状况;坝体浸润线的位置;坝体排渗设施;坝体渗漏状况;6. 尾矿库库区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周边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和溶洞等情况;周边违章爆破、采石和建筑;违章进行尾矿回采、取水;外来尾矿、废石、废水和废弃物排入;周边放牧和开垦等。
7. 安全整改措施(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或安全整改通知书、隐患整改通知书七.应急管理相关文件:1. 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或程序(关注:机构、职责、人员、紧急情况、预案类型、培训、演练、回顾、评审等环节控制。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2. 洪水、泥石流、地震、外来尾矿、废水、周围采矿作业、库内采、选尾矿、水位超过警戒线、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坝体深层滑动应急预案相关记录:1. 应急指挥机构图2. 应急培训记录3. 生产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紧急疏散提示和设有紧急联系电话4. 应急预案相关的责任人员任命文件:应急指挥;抢修与生产恢复;医疗救护;搜索与救援;泄漏清除和抑制;保安;通讯;后勤保障。
5. 任命的责任人员配备相应的应急工具6. 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下列必要的设备、设施(应急物资台帐。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通信设备;必要电脑设备;应急服务电话;交通工具;紧急、备用电源及设备;应急处理方案;周围地区主要干线和支线道路的交通图;摄影设备;应急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和设施。
7. 安装的应急系统与装置检查与维护的记录8. 救护协议9. 演练计划10.演练记录11.演练评审报告12.应急预案备案记录八.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相关文件:1. 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关注:责任、人员、报告、调查、分析、回顾等环节。
合并与地下矿山达标具体要求)2. 事故、事件登记表及相关的报告、表格标准表式实物证据:1. 事故、事件登记册2. 事故、事件档案3. 所有的急救箱中放有急救处理登记册4. 急救事件放到事故、事件登记册中5. 员工及其代表参与事故调查记录6. 被任命的调查员接受事故调查技巧和知识的培训记录7. 事故调查结果与相关的员工进行交流的记录(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