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学分及学时:4学分总学时36学时实验36学时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微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胡汉才编著,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出版社,1996
2、赵晓安主编,《MCS-51单片及原理及应用》天大出版社出版 2001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为全校非电类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明确计算机硬件的体系结构,从概念、基本功能、外部特性、标准等方面了解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重点是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微机的基本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的一般概念,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及接口电路、外部设备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一个总体了解,掌握组成PC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常用外部设备的基本功能、特点、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了解现代计算机的特点和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明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初步能力,为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或相关领域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等应用的开发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是全校非计算机各专业必修课,宜安排在第3或4学期。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硬件领域里新技术、新知
识。

3、既有理论,又要通过实验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讲课使用课件,全部采用多媒体大屏幕投影方式。

5、先修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应当降低课程的难度,使他们慢慢进入更深层的知识之中。

而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应当多讲一些课外的知识,使其拓展关于计算机更多的学识,巩固其知识点。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及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一般工作过程。

⏹计算机中的常用计数制、编码及其相互的转换。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基本逻辑门及译码器。

⏹有符号数的表示及运算。

⏹二进制数运算中的溢出问题。

⏹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2、教学重点:是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明确数值和字符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

包括原码、反码、补码、BCD码和ASCII码,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法。

3、教学难点:掌握计数制及不同进位计制之间的转换。

4、教学建议:给学生授课完之后,应当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有成就感。

第二章微处理器基础
1、教学内容:8086微处理器的组成、引脚功能、工作原理。

⏹8086内部寄存器组。

⏹8086的存储器组织。

2、重难点:明确内部寄存器组的名称和作用、存储器组织方式以及并行流水线的工作方式。

3、教学建议:让学生回去讨论是两个点对点连接的通信主体如何进行可靠、有效的通信的。

第三章80X86微处理器
1、教学内容:80X86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特点。

⏹80X86微处理器系统组成。

⏹工作模式与地址变换。

⏹Pentium微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简介。

2、重点:明确内部寄存器组的名称和
3、难点:内部寄存器组的作用、工作模式与地址变换。

4、教学建议:本章应给学生展示路由器的结构与连接方式,并且让他们自己也动手试验一下。

第四章指令系统
1、教学内容:指令及指令系统、指令格式、指令中操作数的类型。

⏹寻址方式。

六大类指令。

2、重点:要求掌握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和常用指令。

3、难点:常用指令包括数据传送指令、地址传送LEA指令、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POP和PUSH指令、常用的转移指令和循环控制指令、常用系统功能调用指令。

4、教学建议:着重给学生关于流量控制的知识点,以为这是难点也是学习中的重点。

第五章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汇编语言程序的步骤、汇编语言源程序结构、汇编语言语句格式。

⏹常用伪指令。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子程序)。

2、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阅读和编写一般的汇编语言源程序。

第六章总线结构
1、教学内容: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总线的类型、系统结构、层次结构。

⏹总线技术,包括总线的主要功能及原理,性能指标。

⏹常用系统总线标准。

⏹外部总线,重点介绍通用串行总线(USB)。

2、重点:要求明确总线的作用及其类型。

3、难点:了解常见的系统总线和常见的外部总线。

第七章存储器
1、教学内容:微型机存储系统的概念,包括存储系统的体系结构、存储器的分
类及其特点、性能指标。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外部特性,包括RAM、ROM、存储器扩展、存储器与系统连
接。

⏹高速缓存Cache的一般概念、工作原理。

⏹存储器管理技术。

⏹外存简介。

2、教学重点:是内存储器的分类,RAM和ROM分类和特点,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特点。

3、教学难点:存储器芯片的译码方式。

存储器的扩展技术。

对新型内存和外存只要求了解。

第八章输入输出技术
1、教学内容: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本输入输出方法。

包括输入输出系统的特点和
功能、I/O端口、编址方式以及基本输入输出方法。

⏹中断控制技术。

包括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8086/8088中断系统、中断
控制器8259A。

2、教学重点:是I/O端口的编址方式和中断控制技术。

3、教学难点:了解基本的输入输出方法。

第九章常用接口芯片
1、教学内容: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4芯片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控制字
和基本应用。

⏹数模(D/A)转换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

⏹模数(A/D)转换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

2、教学重难点:是8254可编程数字芯片的原理和应用,D/A转换器的0832工作原理和应用。

撰写人:刘金华
审核人:刘绪军
学院院长:晏小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