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

朴实教学最大好处:轻松
教了几年的书,让我对轻松进课堂,轻松出课堂有了更多的向往。而七的乘法口诀教学确实让我感受到轻松,根本不需要过多的学具准备。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上学期《人民币认识》数学。原本也想准备一些标有价格的物品(如好吃的……)主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价格表示法,印象中,那天不知什么原因挺匆忙的,什么也没准备,后来一想,语文中,数学书后面不都有标价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了书带着对学生歉意仓促进了教室。
但最让我惊喜的是,第二天,有很多的学生跑来告诉我,不光书上有标价,他发现超市物品上贴着一张小标签,上面有标价,他还记录很多物品的价格,说是要问问同学们。也有的学生说,他买的一件新衣服上面也有标价,他现在知道那件衣服卖48元……
那天我深刻的意识到,很多学习内容,原来可以不用教得那么复杂,让自己变得那么辛苦。
(好家伙,最后还提了问题。)
同学们都听得入神了,末了大叫道:三七二十一,原来有二十二个太阳,射了二十一个,当然只有一个了。
那一刻,我在心中暗暗叫好,已经不愿去思考有关故事真实性的问题,我人想沉醉在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能将新知识编进神话传说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课继续着,孩子们依然激情高涨,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在举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并为记忆口诀找到了一条捷径,当学到七七四十九是,另一个孩子再也忍不住了,高高的举起了双手。
朴实教学决胜法宝:
法宝一:数学味
现在想来,这两节课让我开心的最大原因在于我不需要在课前费力准备道具,也不需要在上课时费力的向学生解释游戏的规则,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依然很不错。想起了斯苗儿老师的一句话:减少和数学无关的动作。不久后我读到了她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中的一段话,心中很有同感,所以摘录如下:她主要针对很多身处课改的教师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课堂中不忍舍弃购物环节而发表的感慨。她说:教师在课前依然忙碌着,辛苦着,课堂节奏还是紧张着,不时的拖堂着……尽管从导入到巩固环节一些教师做了调整和修改,但教师们还是割舍不了对“购物活动”的眷恋,商品的准备更充分了。一老师在课前就在教室的四周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方便面、牙膏、口香糖、可口可乐、铅笔、橡皮、透明胶、削笔刀、饼干……俨然是一家小超市。课后座谈时,我试探着问:“你为了上这节课,至少得搭上半个月的工资吧?如果这样的课让你多上几次,你不就要向银行贷款了?”她不好意思的说:“不会的,这些东西是从一位在学校附近开超市的家长那借的。”“啊?那如果你上5节这样的课,这位家长迟早要被你吓跑了?”我开玩笑的说:“如果下次再上这节课,你还打算设计这样的购物活动吗?”“不用怎么行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太浪费时间……”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师:这些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喜欢的那一句吗?
像往常无数个平凡的瞬间,学生们开始嘀咕。
生1:我喜欢一七得七,多简单,一个七就是七,想都不用想。
生2:二七十四也挺简单的,二个七加起来就是十四,哦,假如K同学他一天啃七块骨头,两天就啃了十四块骨头。
生1:哦,手机上有今天学的知识啊?
生2:我看见上面有数字,7、14、21、28,都是和我们今天学的7的乘法口诀的(末尾的数)有关。
“这些数字怎么都刚好排成一排?”
生3:我知道了,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就有14天,三个星期就是21天了,四个星期就是28天了。
生4:这个月有30天。
师:对,11月是小月,有30天。其实有些年份的二月份就刚好是28天的,有兴趣的,课余你们可以了解一下。
学习内容:《7的乘法口诀》
我轻快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刷”的一下,偌大又光秃的黑板上留下一个数字“7”。
“什么意思?”学生情不自禁的猜测。
“是学和7有关的?”
“哦,是学7的乘法口诀吧!”
“7的口诀,我早就会背了。”
听同学这么一提醒,孩子一下就说开了“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虽然孩子们说得有些纷乱,结巴,但我还是非常肯定并有力的在黑板上写出了7的乘法口诀。
生:“老师,我也想说个故事。齐天大圣孙悟空曾经无法无天,大闹天宫,后来被太上老君压在炼丹炉里整整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
我想,这个生态的故事在瞬间已使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成了孩子心中的好朋友了,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忘掉,于是我接了话。
师:孙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那你们的眼睛亮吗?(顺势展示了手机上的11月份的日历表)
课堂已进入了高潮,孩子的发现和表达如此的丰富,而我那一刻所能享受的大概就是他们所赋予的一种所谓幸福的感觉吧。
我的思考:
课堂中这样的意外留在我的心里,像冬日的阳光一样美丽而温暖,这使我更加坚信,只有最朴实的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教学环节,才能留给学生更为广阔自主的探索空间。因此我悟出了朴实教学的以下几点:
生3:老师,我可以讲个故事吗?
他一板一眼的说到。
“当然可以!”虽然我心里一震,但还是很快的作出了反应。
生: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22个太阳……(我心里纳闷,22和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尽管如此,但望着孩子津津乐道的样子,我想打断又不好意思打断他。)
生:地上很热很热,禾苗都枯死了,土地都裂开了,玉皇大帝看着个太阳,一连射了这样的三次,这时天空中只剩下一个太阳了,玉皇大帝这才哈哈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物品都有价格,你们知道一本数学书是什么价格吗?
听我这么一说,有的孩子就开始寻找了,不一会,就有学生说道“这书的后面写着呢?四点几元。
这表示有多少钱?
孩子们开始讨论和交流了,最后他们得出这表示的是几元几角。还不等我说,有学生就翻出了书包里所有的书,语文书、美术书、音乐书、同步练习等等,一一认识了它们的价格。那刻,我恍然大悟,原来这类课也可以上得如此简单,不费吹灰之力。
学生哈的一声都笑了,我知道孩子们又开始嘻皮了,自从学了6的的乘法口诀,他们在举例中往往会以同学作为举例的对象,如M同学一天跑六圈,第二天又跑了六圈,就可以用二六十二,这还算实际的,或者来个更搞笑的例子,A同学昨天生了六头小猪,五天就生了30头小猪,用五六三十。在我的教育下,今天的例子算是很正常的,并且还用了假如两字,我心里这样想着,于是笑了笑请他坐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