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风险投资简介

中国风险投资简介

中国风险投资简介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

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关键词:风险投资一.中国风险投资的起源“风险投资”这一词语及其行为,通常认为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的,这种投资方式与以往抵押贷款的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

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

如果投资成功,投资人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失败,投进去的钱就算打水漂了。

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出现甚早。

1984年11月,国家科委的几个年轻干部向中央有关部门呈报《对成立科学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可行性研究的建议》的报告,该报告力陈现行管理体制的严重弊病在于科技研究的开发成果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

报告建议,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克服现行科研经费管理的弊端,为科技产业化提供资本支持。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以支持”。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开发,为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和有利的保证。

1985年9月,以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依托,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官方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700万元。

通过投资、贷款、租赁、财务担保和咨询等方式为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风险投资及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的核心是创新融资与组织更新。

它不仅是一种投资,同时也是一种融资,并且,投资和融资的工具都是由权益形式存在的,即作为金融中介的风险投资机构,首先从投资人那里筹集一笔以权益形式存在的资金,然后又以掌握部分股权的形式对一些具有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

当风险企业经过营运、管理获得成功后,风险投资机构再安排其股份从风险企业中退出。

整个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涉及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者等三个主体。

在这里,我们着重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予以介绍。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是指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机构可以说是一种利用创业资本生产新企业的企业。

加工性质的企业组织各种资源生产出工业产品,而风险投资机构则是组织各种资源生产出新企业。

目前在美国,典型的风险投资机构是由合伙制组织起来的。

根据最新权威数据,一个典型合伙关系有6-12个一般合伙人,他们是有经验的企业家,财务、销售、工程、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的专家或曾经在某行业的企业中当过经理的人。

一小部分来自投资银行或商业银行。

一般合伙人是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者,在合伙关系中出资比例很小,只有大约1%。

主要的投资资本由有限合伙人提供。

有限合伙人一般有10-30个,机构或个人都可以。

一个有限合伙人的典型出资额是100万美元。

不过一个风险投资机构资本总额有一千万就可操作了(在中国不用这么多)。

一个合伙关系的年限一般是十年,前3-5年把钱投资于10-50个项目。

一个有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一年接到的创业申请书成百上千,但只在其中挑2-15个投资。

后几年就是监督和管理,把成功的项目卖掉,在合伙人间分利(现金或股票),不成功的项目予以了结。

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作为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具有以下特点:1、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对象是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并主要以股权的方式参与投资,但并不取得企事业的控股权,通常投资额占公司股份的15%~20%。

2、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待投资的企业发挥潜力和股权增值后,将股权转让,实现投资的利益;正如人们所说,所有风险投资机构要勇敢和有耐心,其对企业投资通常是4年或7年以上。

3、投资对象属于高风险、高成长的高收益的新创企业或风险投资计划。

4、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是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

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是高度组织化和精心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锁定投资风险。

通常,一家处于创业期的公司要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必须首先向风险投资机构递交商业计划书,介绍本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计划,以此进行初步接触,如果风险投资机构对业务计划感兴趣,双方就可以进一步的协商,一旦达成协议,创业公司可以向风险投资机构出售部分股份,从而获得发展的资金。

5、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者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

从而保证投资计划顺利地执行。

风险投资实际上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特有的评估技术的眼光,将创业者具有的发展潜力的投资计划和资本充裕的资金结合,在这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资金;作为创业者的顾问,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与专业人才中介;协助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与策略规划;参与董事会,协助解决重大经营决策,并提供法律与公关咨询;运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关系网络,提供技术资讯与技术引进的渠道,介绍有潜力的供应商与购买者;协助企业进行重组、购并以及辅导上市等。

6、由于股票未能公开上市,使股权流通不容易,所以风险投资机构在股权出售之前,必须给予各发展阶段的资金融通。

事实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家需要不断对所投资企业进行融资。

三、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向1.选择风险企业笼统而言,风险投资投向高技术领域,外国风险资本注入“搜狐”、“四通立方”、“金蝶”财务软件等堪称风险投资的经典案例,但这些适合风险投资的高科技企业在我国毕竟太少。

目前,各地开展风险投资的愿望非常强烈,这就需要有一个风险企业的巨大来源,而实际上我国企业和科技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

简单来说,有三种来源:国有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

目前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许多领域仍占主导地位。

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国有企业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风险企业来源。

他们有多年的经营业绩,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有些企业拥有成熟的产品,然而如果风险投资家决定对国有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并参与经营,就会发现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的管理结构不明确,股本结构模糊,远达不到风险投资所要求的标准,似乎只有最具冒险精神的战略投资家投资这些企业,而不是普通的风险投资家。

投资于这些企业,应深入地参与企业管理、兼并与重组、带给企业新型的管理、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购买新机器和研发新技术、治理企业环境污染,特别是注入大量的资本,风险投资家恐怕无法承担这么多几乎是重建一个企业的工作量。

小企业群是风险投资的主要目标来源,但目前我国小企业的状况不佳,使得适合风险资本注入的企业很少。

虽然小企业创造了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6%,吸纳了我国大约75%的就业人数,但劣势也很突出,70%以上产品属中低档次,50%以上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60%以上信用等级在3B或3B以下,60%以上的小企业的主要产品都已生产五年以上,技术老化,产品老化。

我国中小企业的的情形不容乐观。

1994年以后,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紧缩政策,由于乡镇企业产权不明确,政府税繁多,再加上乡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乡镇企业增长率开始逐渐回落,企业资产负债率急剧提高,投资风险加大。

如果说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么进入90年代,民营科技企业又异军突起,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又一个支柱力量。

特别1992年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呈现着跳跃式发展,发展迅猛。

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民营科技企业数达到近7万家,是92年的2.5倍,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有874家;从业人员315万,比92年增加8倍,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556亿元,是92年的18.7倍;利润总额474亿元,上缴税金266亿元,分别是92年的14倍和22倍;出口创汇90亿美元,是92年的46倍。

进入“九五”后,国有企业困难较多,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唯有民营科技企业继续保持超常规的高速度,而且是高速度与高效益结合,实力和规模迅速壮大。

近二、三年来,在金融紧缩、贷款困难的情况下,民营科技企业能有这样大的发展实属不易,这充分说明民营科技企业较其它企业群体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在国内所选择的投资企业均是民营高科技企业。

当前,全国总的形势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有利,但发展不够平衡,有些地方还是把民营科技企业打入另册,没有享受平等的待遇;有些地方规定科技三项费用,只能拨给国有企业和国有科研院所,不能拨给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贷款、项目立项等方面也出现类似情况;银行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也很有限,比如上海民营及私营企业占当地信贷规模的0.15%,即便在以支持民营企业为己任的民生银行,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量虽在上海各大银行中比例最高,但也仅为6.87%。

这些不平等的旧观念、旧思想,再与某些地方部门的腐败作风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非常不利的社会环境,甚至使民营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因而造就比较宽松的政策、法制等环境,仍然是当前突出的问题。

最适合于风险资本注入的企业就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但其发展的政策与金融环境急需改善。

2.选择高技术我国全部制造业的研究开发含量1995年只有0.68%,按照经合组织的标准,整体上仍属于低技术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含量仅为1.4%,与全部制造业的差别较小,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底子薄、水平低。

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中,研究开发含量基本上不超过1%,但却“跻身”高技术产业行列。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国高技术主要是引进或仿制国外的,自己独立开发的很少,在高技术方面投入少,高技术实际水平低。

国内高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显示出较大的市场前景,这是最适合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技术。

中文应用软件就属于此类,它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保护屏障。

比如,我国电力部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电力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与国外完全不同,国外电力管理软件无法直接使用,相比之下,国产软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就要强得多。

虽然国外企业很难介入中文软件业,但国外或外资的风险投资公司纷纷抢滩我国软件市场.另一类技术是在国外技术基础上仿制而成,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来面临知识产权纠纷;二是面临国外产品的竞争压力。

比如在生物制药行业,大量先进的仿制药物,没有知识产权,风险资本一旦投入,很容易会碰到产权问题。

而且一些药物,在国外已拥有成熟的市场,正在或正准备推向中国市场,这些强大的竞争压力,将威胁中国初萌的生物制药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