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

《彩虹》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彩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分别描述了“我”的三个心愿,想象丰富,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明确课文内容,感受“我”的天真烂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准确识读“虹”、“座”、“浇”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那”、“着”、“到”等7个生字;
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诵读与自主合作探究,明确“我”的三个心愿,感受“我”的天真烂漫。

4.感受童真童趣,培养大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识读12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7个汉字。

【教学难点】
明确“我”的三个心愿,感受“我”的天真烂漫。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出示谜语:一座长桥架天空,太阳在西桥在东,数数颜色真不少,七彩灿烂真美妙。

)小朋友们,你们猜出了谜底是什么吗?(彩虹)有多少小朋友见过真正的彩虹?请举手!(预设:大多数没有见过,教师相机点评)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图片,一起感受彩虹的美丽与灿烂吧!(出示彩虹图片)
导入新课:是呀,看到美丽的彩虹,你联想到什么?你又会产生哪些美好的愿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先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她有哪些奇思妙想吧!(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启发思考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准自然段,齐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与情感。

2.过渡,出示相关问题:
(1)给生字注音。

(2)(3)品读,探究“我”的三个愿望。

(4)感受“我”的快乐,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1.给生字注音。

(1)出示生字: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
(2)学生结合课文注音,自主标注(指名说);
(3)出示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品读第1自然段,思考探究“美丽的桥”。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彩虹)
(3)出示问题2:为什么将彩虹说成是“美丽的桥”?(指名说,教师点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品读第2自然段,思考探究“第一个心愿”。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小朋友的第一个心愿是什么?(指名说,明确:“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


(3)出示问题2:小朋友为什么许下这个心愿?(指名说,明确:减轻爸爸的劳动负担,让爸爸高兴。


(4)齐读,读出“我”的天真烂漫。

4.品读第3自然段,思考探究“第二个心愿”。

(1)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小朋友的第二个心愿是什么?(指名说,明确:“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


(3)出示问题2:小朋友为什么许下这个心愿?(指名说,明确:帮妈妈照镜子梳头,让妈妈高兴。


(4)齐读,读出“我”的天真烂漫。

5.品读第4自然段,思考探究“第三个心愿”。

(1)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小朋友的第三个心愿是什么?
(指名说,明确:“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


(3)出示问题2:小朋友为什么许下这个心愿?
(指名说,明确:让哥哥看见美丽的彩云,让哥哥高兴。


(4)齐读,读出“我”的天真烂漫。

6.课文小结,整体探究。

(1)出示问题1:你觉得“我”的三个心愿能够实现吗?请说说为什么。

(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点评。


(2)出示问题2:如果心愿无法实现,你觉得爸爸、妈妈、哥哥还会高兴吗?
(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点评。


(3)出示问题3: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指名说,明确:天真、想象力丰富、富有童趣、懂事……)你愿意和她交朋友吗?
四、协作交流
1.齐读课文,感受“我”的童真童趣。

2.仿照例句,发挥想象,以其他自己熟悉的人(爷爷、奶奶、姐姐、弟弟、老师……)为对象,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例: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五、总结提高
1.教师总结,结束课文学习;
2.生字词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那、着、到、高、兴、千、成,学生辨识字形特征;(2)出示生字卡,教师点拨识读、组词,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