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3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格。

据表格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 .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 .F1和 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1/4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试卷第2页,共14页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3、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 、a 和B 、b 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⑤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⑦的目的性更强B. 图中的AAaaBBbb 是四倍体,将它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是二倍体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④过程得到的都是纯合子D. ①→②过程操作更简便,但育种周期长,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 .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 .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 .农药的使用刺激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状,并将该性状逐代积累5、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

如果基因型为BB 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 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 的个体占 4%。

基因B 和b 的频率分别是( ) A. 18%、82% B. 36%、64% C. 57%、43% D. 92%、8%6、科学家以正常人及某种病患者的相应mRNA 为模板合成了cDNA 。

已查明该患者相应蛋白质中只有32号氨基酸与正常人不同,cDNA 中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发生改变。

对比结果见下表。

以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研究对象cDNA的碱基位点32号氨基酸及密码子949596密码子氨基酸正常人GCGCGC精氨酸CGC患者G组氨酸C注: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CACA. cDNA所含的碱基数等于96B. 合成cDNA时需要DNA解旋酶C. 患者第94号位点碱基缺失D.患者相应氨基酸密码子为CAC试卷第4页,共14页7、下图是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过程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RNA 解旋酶B .②过程形成的产物都能够直接承担细胞的生命活动C .图中多肽上的氨基酸若有200个,则mRNA 上的碱基至少600个,tRNA 可能有61种D .若免疫细胞要合成大量抗体主要是通过①过程形成大量mRNA 完成8、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已经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微型人脑。

科研人员选取人类胚胎干细胞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外胚层,再放入特制的凝胶中,引导组织进一步生长。

这个豌豆大小的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其根本原因是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C .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D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9、二倍体生物某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 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 .该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有相同基因 C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D .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的数目相同10、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DNA 、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 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 分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B. 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 分子数目相同 D. 4个四分体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 分子11、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 ~c 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 .a 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 .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根本原因是DNA 分子的多样性D .进入c 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13、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 染色体遗传、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次是()。

A .③①②④B .②④①③C .①④②③D .①④③②14、下列关于DNA 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③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试卷第6页,共14页A .①③④②⑤B .①④②⑤③C .①③⑤④②D .③①④②⑤15、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 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 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a 要导入马铃薯某细胞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工具 B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酶都能够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C .导入的对象可以是马铃薯的受精卵也可以是马铃薯的体细胞D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 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16、下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 .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 .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B .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和血友病C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人类46条染色体的一半,即23条染色体上的DNA 碱基排列顺序18、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 .植株X 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 .放射性60Co 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19、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rayA.能进行①②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B.把含14N的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C.只要是RNA病毒感染该生物,就会发生④过程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20、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 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假设是: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低温和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相同,都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处理过程要用到卡诺氏固定液,最后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本实验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加的完整过程21、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①m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④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③ B.⑥②④ C.⑤①② D.⑥③④2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B.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C.自然状态下,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可以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染色体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试卷第8页,共14页23、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DNA 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 .含32P 与只含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 .该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24、关于T 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 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硫元素 B .T 2噬菌体可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 .分别用32P 和35S 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 2噬菌体,分别标记它的核酸和蛋白质D .T 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大量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25、下面为来自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示只表示分裂时期,没有表示出该生物全部的染色体),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该生物个体可能为雌性动物B .甲、乙两图分裂结束都产生遗传物质相同的两个子细胞C .甲对应时期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不等D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乙图所示时期26、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 )位于X 染色体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