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技术》选修课的工作方案
课程简介和设计背景
无土栽培技术是指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可用于高档园艺产品的生产、无公害果蔬的栽培及观赏花卉和药用植物的无土盆栽等。
本课程结合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介绍无土栽培的应用技术如水培、雾培、基质培等,为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本课程还增加很多实践活动如绿豆芽的栽培、蒜苗的定值栽培、观赏花卉的水培等。
一、学习模块
科学运用
二、课程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无土栽培的技术理论
2.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及动手实践能力
3.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思维
三、学习建议
本课程建议教师教授与学生动手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活动。
需要用到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动手实践场所。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的,课堂上教师先把技术的理论与操作注意事项讲清楚,课后由学生动手实践后进行成果与经验的交流。
因此,本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有两项:出勤的次数及实践的成果评比。
六、学分认定
本课程习完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1学分。
七、计划招收人数
30人
八、计划授课节数
16课时
九、课程计划安排
第1课时无土栽培技术简介
第2课时营养液的配置及设备要求
第3课时芽苗菜的无土栽培
第4课时实践:绿豆芽的栽培
第5课时成果与经验的交流
第6课时水培和雾培技术
第7课时基质栽培技术
第8课时实践:绿叶观赏类植物的栽培第9课时成果与经验的交流
第10课时立体栽培技术
第11课时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第12课时实践:蒜苗的定值栽培
第13课时成果与经验的交流
第14课时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第15课时实践:红掌花的水培
第16课时综合成果展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