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题目 3.4~6 原子核的结合
能第 1 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星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结合能的概念
2. 会根据公式计算原子核的结合能
3. 了解比结合能曲线,知道获得原子核能的两种方法。
4. 知道核裂变现象,理解核裂变放出巨大能量的道理
5. 能根据质能方程计算裂变放出的能量
6. 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临界体积
7. 知道聚变反应,理解聚变放出巨大能量的道理
8. 知道可控核聚变反应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结合能的学习和计算,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
2.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核反应堆的原理及核电站的作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应用,体会物理学的价值和威力。
2. 通过了解核武器、核电站等诸多核知识的应用,体会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既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类带来灾难。
教学重点用质能方程计算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教学难点比结合能曲线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
板书或板图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检测内容
检测结果及补救措施
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当堂检测反馈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1.引入
从原子弹,,氢弹,核电站看到原子核里面有一种巨大的能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能量,它有什么规律,我们如何利用它。
2. 原子核的结合能
1. 展示图片,把两个核子分开需要施力做功,消耗外界能量。
2. 核子分开时具有的能量更大。
所以要把核子从结合状态分开需要施力做
功,输入能量,反之核子从分开状态到结合状态时,会释放出多余能量。
3. 结合能的概念:由分散的核子到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称
为原子核的结合能。
4. 对比原子核结合能和化学能,体会结合能的巨大。
105~106倍
1.讨论:质子
和中子结合
在一起和分
开时,哪种情
况下系统的
能量更大?
3. 结合能的计算1.介绍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E=mc2。
2. 能量和质量的变化的关系:∆E=∆mc2.质量亏损的概念
3. 例题精析,计算质量亏损和释放的结合能。
(见教材49页活动部分)例题:氘核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的,它们的静质量可分别取为m p(质子质量)= 1.6726*10-27kg
m n(中子质量)= 1.6749*10-27kg
m H(氘核质量)= 3.3436*10-27kg
m p+ m n=3.3475*10-27kg
则质量亏损∆m=(m p+m n)−m H= kg
∆E=∆mc2= MeV
4. 比结合能的概念1. 核能如此巨大,如何利用?
自然界中不存在单独的质子、中子,我们无法通过把质子中子结合起来释放能
量。
质子、中子都已经结合成了各种原子分子。
那么有人会想到,把原子核再
结合起来能否获得能量?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比结合能的概念。
3. 学生先讨
论,教师后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