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PPT课件
(6)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
的特征,密度是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的。 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
化。 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
一、质量 1、理解质量的含义。(知识) 2、知道质量的单位。 (知识) 3、知道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技能) 二、密度 1、理解密度的概念(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等;相同质量不 同物质的体积不等;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知识) 2、知道水的密度。 (知识) 3、会用量筒测体积。(技能) 4、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技能) 5、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能从生 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识) 6、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情感) 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质量密度在科 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 8、去培养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 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
(一)质量 1.质量: (1)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 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1t= 103kg、1kg=103g、1g=103mg。
(3) 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天平。还有杆秤、案秤、 台秤、磅秤、电子秤等日常使用的工具;天平有很多种 如:物理天平、分析天平、电光分析天平、超微量天平 等;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比液体的密度大。 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3cm3;lcm3=103mm3;1L=1dm3; 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 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 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 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 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 cm3(毫升)? 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其比值为定值。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 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 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换算 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水的 密度ρ=1.0×103千克/米3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 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m/v 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 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m/ρ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 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 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 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 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细线把木块 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 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 的质量再用排液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 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③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 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 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3、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2.质量的测量: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 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 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 (2)天平的正确使用: ①一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 处; ②二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 平平衡; ③三称: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 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④四记: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 度值。 (3) 使用天平应注意: ①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②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 ③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1、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
●要理解质量的概念,首先区别物体与物质两个概念,知道物 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往往是不相 等的。我们就用质量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例如一支铅笔比一个铅笔头所含的碳要多,一块玻璃板,要比 一块玻璃碎片所含的玻璃多,一把斧头比一把铅笔刀所含的铁 要多。 ● 感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认识千克、克等单位的大小。 如:一个成年人的体重约60kg、一个普通中学生体重约50kg; 一粒鸡蛋质量约50g、一个苹果质量约150g。 ●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还经常用公斤、市斤、两等单位,但 它们不是国际单位,它们与千克的换算关系为:1千克=1公斤 =2市斤=2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