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完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沪教版)题型写字(3﹪)基础(37﹪)阅读(30﹪)作文(30﹪)总分
一、卷面书写 3﹪
二、积累与运用(37﹪)
(一)看拼音写词语。
(8﹪)
xīn jí huǒ liǎo zhǎn dīng jíe tiě jīng yíng tī tòu
( ) ( ) ( )
xì jíáo màn yàn yè yǐ jì rì jì yì yóu xīn
( ) ( ) ( )
pí bèi bù kān xǔ xǔ rú shēng
( ) ( )
(二)积累词语。
(4﹪)
写动作的词语:例(摇头晃脑)、、、
写带有反义的词:例(争先恐后) 、、、
(三)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6﹪)
例:这座金字塔高140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世博园里的中国馆有69米高,相当于
珠穆朗玛峰可真高呀!
小草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
1、南极光亮丽夺目,有时像____________,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2、鲁迅说过,时间,每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
带来,给留下。
3、海内存,天涯。
无为在,
儿女。
诗句出自朝,诗人。
(五)选词填空。
(6﹪)
神秘奥秘秘密
(1)探险家来到了()的沙漠,探寻那里的()。
(2)大家都想知道这顶帽子里藏的()。
恳求要求请求
(1)妈妈经不住我的再三(),终于答应让我看会儿电视。
(2)我()明明让我加入他们的足球队。
(3)我们对自己要严格(),对别人要学会宽容。
三、阅读乐园。
(14﹪+16﹪=30﹪)
(一)董遇读书有三余(14﹪)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
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大家:“你必须先
自己读它几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晚。
”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
”“哪‘三余’呢?”人们不解的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的
业余时间。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没有事情,不也是读书的耗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啊!”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4﹪)
近义词:如果()渊博()
反义词:贫乏()干燥()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6﹪)
(1)阅读文章后,你认为“弘农”是()
a、时间
b、地点
c、人名
(2)董遇口中的“三余”是指这三个时间、、。
(3)认为董遇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是因为。
3、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吗?(2﹪)
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