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字1教案

识字1教案

识字1
教学目的:
1、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九种笔画。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象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
1、教学笔画,让学生掌握9种基本笔画,为学习汉字打下基础。

2、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识字和写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游戏:学唱歌曲《数鸭子》
二、谈话导入
1、小朋友唱得真开心,一群鸭子也被吸引过来了,我们一起数:
1、2、3、4、5、6、7、8、9、10。

2、这些数字还可以用汉字来表示,看(出示汉字一到十)认识吗?认识的一起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你们是怎么认识他们的?你在哪里见过他们?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去购物时物品的名称,路边的广告牌等等,只要你用心,一定能成为识字的能手。

三、初读古诗
1、师:古代有位诗人用这十个汉字写成了一首诗,看(出示古
诗),师生共读。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识字1),跟我读——识字1,小朋友读。

3、小朋友想自己读好这首诗吗?打开课本,(读书姿势准备好,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往外斜。

)借助拼音,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

4、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

请拿起笔把这十个数字在诗中找出来,划上圈,做上记号!
5、这是老师圈出来的生字,看看,和你的一样吗?谁想读?指名读。

6、小朋友,细心地看看,有一个数字藏在诗中的时候,读音发生了变化,它是谁?
跟我读“一去二三里”,“一”是个淘气鬼,单独时读第一声,在诗中读第二声,遇到不同的朋友,它还读第四声,比如一支笔,一本书,小朋友可要细心哦。

7、老师还有一组词语宝宝(亭台,烟村,六七座,十枝花)谁想读?男生读。

给你加大难度。

小老师领读,女生读。

(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提醒大家:“亭”是后鼻音,“烟”、“村”是前鼻音。

“座”是平舌音)
8、词语已经难不倒我们了,相信我们可以把古诗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9、现在,拼音宝宝藏起来了,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写字(一二三十)
1、学习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笔画
多媒体依次出现“一(横)”、“|(竖)”,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
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横师范写(伸出小手指,跟着老师写。

)起笔重,向右行笔,
收笔时稍顿,左低右高。

竖师范写起笔向右下方顿,向下直行,边提边收,露出小尖。

2、指导写字
“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
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在投影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上横短,下横长,写在横中线两侧,距离匀称)。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

“三”
(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

(2)学生交流,教师在投影上示范(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
“十”
(1)说说由哪两个笔画组成。

(2)独立探究,尝试练习。

3、投影反馈,师生评议。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给优秀作业贴上五角星)
四、作业设计
1、在本子上练习写一、二、三、十。

2、背诵《一去二三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
(复习古诗,一起背)
二、了解古诗的意思
师:小朋友背得真好!其实呀!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的景色,你们想去这个小山村看看吗?
(出示图片,老师读古诗)
师: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指名说:有桃花、有房屋、有山有水、还有小亭子……)
师:(出示:一去二三里)
你们知道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一去”就是一路走去的意思,“二三里”就是有二三里的路程) (意思就是说:一直沿着小路走下去,走了有二三里路就到了一个小山村)
师:到了小山村,我们看见了什么?
(读:烟村四五家)
(意思就是说: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饭,烟囱里还冒着炊烟)
师:远处还有六七座小亭子,这就是(出示:读:亭台六七座)
(出示图片:亭台)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

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台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师:八九十枝花的意思是?(还盛开着八、九朵桃花)
师:这里的数字并不是指着只有八朵九朵花,这是虚数,意思是开了很多很多桃花。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 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学生自由地读古诗)
师:这个小山村很安静很美丽,让老师指着图上的景色,你们也一边想象走进了这个小山村,把你对它的喜欢有感情地读出来(老师指
着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闭起眼睛,老师说古诗的意思,你来想象着背出古诗!
师:一路走了二三里路来到了小山村(生:一去二三里)
师:看见还有四五家人的烟囱还冒着烟(烟村四五家)
师:远处还有六七座漂亮的小亭子(亭台六七座)
师:很多美丽的桃花在开放(八九十枝花)
师:老师想大家一定都很想去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动画片)
师:出示句子,练习说话。

(我喜欢小山村里的( ),小山村真( )啊!)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么美丽的小山村,那就让我们一起把对它的
喜爱读出来吧!
(拿起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复习上节课认识的笔画,书空,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写几个带有这几个笔画的汉字,出示(四、
五、六、七、八、九)
3、指导学生观察字在格子中的位置
4、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四: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
“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

第二笔是横折,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

接着写“撇、竖弯”。

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最后写横。

六: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

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

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

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八: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5、在本子上练习写,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

6、反馈评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