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讲义课件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讲义课件


三、教育法的渊源 (一)宪法 1.为教育法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2.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基本法律规范。 (二)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分为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部门)法律。 (三)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 制度 的规范性文件。 (四)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性教育法规是指有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 (五)自主性教育法规 自主性教育法规,是为履行宪法或法律所赋予的职权所制定的。 (六)教育行政规章
第二章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律
第一节 教育法基本理论
一、教育法概述 (一)教育法的含义 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 力保证 实施的、在教育活动中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二)教育法的特点 1.主体的复杂性 2.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3.法律后果的特殊性 (三)教育法的功能 1.教育法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 (4)预测作用(5)强制作用 2.教育法的社会作用:(1)保证教育政策的正确贯彻实施(2)保证教育的正确方 向 (3)促进教育改革 (4)维护其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 益
(3)根据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4)根据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分为鼓励性政策和限制性政策。 2.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是指政党、国家和社会团体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的 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是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照横向并列关系加以 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如:高校教育政策、普通教育政策等。 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是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 二、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大致分为: (一)认定教育政策问题 (二)确定教育政策目标 (三)拟定教育政策方案 (四)选择教育政策方案 (五)方案的颁布
第二节 教育法规
一、教育法规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含义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 总称,也是对 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是由国 家权力机关制定,以国家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它对人们接受教育的权 力和义务起着保护和规范的作用。 (二)教育法规的类型 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的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 法。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颁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 不成文法是指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但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 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 法。
根本法通常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 3.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 姻法、公司法等。 程序法是指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 4.根据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一般法指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和法律,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特殊法指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如《xx省职业教育条 例》。
二、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一)纵向结构 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即教育法规的表现形式,是指由不同层次的教育法律文件组 成的等级、效力有序的纵向体系。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为: 1.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 2.教育基本法律 教育基本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 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 也称“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 3.教育单行法律 教育单行法律是指依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而制定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 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第一节 教育政策
一、教育政策概述 (一)教育政策的含义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 则。它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总政策、总任务而制定的,体现了政党或国家对一定历 史时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教育政策的类型和体系结构 1.教育政策的类型 (1)根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 体的教育政策。 (2)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4.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 规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第低于宪法和教育法律,高于地方性教育法规、规 章。其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办法和细则。 5.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性教育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6.教育部门规章 教育部门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年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 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可分为两类: (1)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规章,称教育部门规章,常用名为:规定、办法、规 程、大纲、标志、定额等。
二、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概述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与一般法律关系相比所具有的特殊属性。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力或者承 担义务的人。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间在一定条件依照法律或约定所享有的权力 和承担的义务,也就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和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2)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 较大的人们政府制定的教育部门规章,称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规章或简称政府教育部门 规章。 (二)横向结构 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是指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不 同,划分出若干同处于一层级的部门法,形成教育法调整的横向覆盖面。主要包括: 1.教育的基本法。 2.基础教育法。 3.职业教育法。 4.高等教育法。 5.终身教育法或社会教育法。 6.学位法。 7.教师法。 8.教师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