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总结

W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总结

W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总结
W1151综采工作面从2015年4月3日中班开始初采,在矿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初采初放措施,初采初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从4月4日采面局部直接顶垮落,4月5日采面1-85#支架上部直接顶大面积垮落,到4月12日工作面1-96#支架上部老顶全部垮落,至4月25日采面老空区全部填实,直接顶冒落高度大于1.5倍采高。

截止4月26日工作面上顺槽已推进23.5米,剩余长度为682.1米;下顺槽已推进23.9米,剩余长度为648.1米;平均推进23.7米。

生产原煤16000多吨。

工作面液压支架后方采空区已经全部踏实填满,经我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鉴定,认为该面初放工作已经结束,为吸取初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现将初采初放期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面概况:
+822~+899水平A5煤层工作面位于顺通煤矿井田+822~+899水平西翼725米范围内, +822~+899水平A4煤层未采掘,为原始煤体,该煤层为顺通煤矿首采煤层,未受相邻煤层采动影响。

采区走向长度:725米
平均煤层厚度:4.09米
采区区段垂直高度:本分层水平绝对标高为+822~+899 m,相对垂高为77米。

(一)煤层顶板、底板情况(见表1):
表1 +822~+899水平西翼A5煤层工作面顶底板特征表
(二)煤层地质构造情况:
纯煤厚度 1.09—6.03米,平均厚 4.09米,局部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29—0.56米,为全区可采的中厚煤层。

地表煤层大部已火烧,深部有8个钻孔(ZK101、ZK201孔已火烧)和2个生产井控制,控制最低标高在(Ⅲ线)达816.76米,8个钻孔和2个生产井全部达可采点,可采性指数1.0,可采厚度变异系数52.1%。

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三)、水文地质、采空区积水、灌浆情况:
该煤层为弱含水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补充水源主要来自地面雨雪洪水。

根据地质资料+904水平存在小窑,西侧有一条河流,实测正常涌水量0.13m ³/min,最大涌水量0.193m³/min,对工作面威胁不大,随着水平的延伸,水文地质可能有新的变化,所以在采掘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发现水文地质异常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解决,确保安全生产。

(四)、煤质:
该煤层层理、节理发育,结构复杂,其空间形态比较稳定。

顶底夹矸较稳定,煤岩类型为半暗淡型。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顶、底较松散,易冒落.煤层顶、底板为灰色泥岩,松散。

见表3。

表3 +822~+899水平A5煤层煤质表
(五)、瓦斯、煤尘爆炸性:
煤尘挥发份较高,具有爆炸危险性,该工作面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不详。

粉尘的职业危害有煤尘爆炸、矽(煤)肺病。

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煤尘挥发份较高,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822~+899水平西A5煤层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表
(六)、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煤层自燃发火:该煤层属变质程度较低,挥发份较高的煤种,具爆炸危险性,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属易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
—6个月。

煤层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822~+899水平西A5煤层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表
(七)、煤与瓦斯突出及地温:
煤层裂隙发育,没有发生过煤与瓦斯(CO2)突出,属于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工作面地温平均16℃, (八)、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
工作面上端头采用液压支架配合“π”型梁形成“四对八梁”的支护方式支护,
“π”型梁长5米,一梁三柱,四对八梁进行迈步前移,迈步距离为1.2m(进两刀)。

工作面下端头安装了转载机,相对上端头空间较小,采用“二对四梁”支护方式支护,随工作面推进“二对四梁”不能满足支护要求时,根据下端头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支护梁数量加强支护,用π型钢梁与单体液压支柱配套支护,一梁三柱(在有刮板运输机机头使用时,单体柱的排拒为1.2m),移刮板运输机机头时实行交错迈步前移端头支护,严禁空顶移机头。

工作面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均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一”字铰接顶梁沿工作面走向方向进行支护,“一”字铰接顶梁单根长1.2米,一梁一柱,支护长度不小于20米。

二、采面初采初放过程
W1151综采工作面在初采初放阶段,采面上、下顺槽为锚网支护,开切巷沿煤层顶板掘进,两巷顶板较完好,无空顶地点。

初采时切眼内整体支护质量较好,初采阶段该采面直接顶为0.77m~2.21m的泥质粉砂岩,局部与泥岩互层,不稳定。

老顶为平均厚4.62m的粉砂质泥岩,共安装支架102架,支架状况良好。

采面平均倾角在28-30°之间,初采初放期间,采面采高控制在2.8m左右,初采期间采面伪斜角度控制在4-6°之间,采面运输机未出现明显的上窜或下滑现象。

采面从4月3日中班开始初采,使用煤机落煤。

切眼在掘进时,伪斜角度布置为4°,在采面推出切眼后,采面运输机无明显上窜或下滑现象。

采面在回采过程中,从4月4日采面局部直接顶垮落,4月5日采面1-85#支架上部直接顶大面积垮落,到4月12日工作面1-96#支架上部老顶全部垮落,97-101#液压支架段及工作面上端头区域煤层直接顶垮落较充分,老顶垮落不明显,至4月25日工作面正常推进过程中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逐渐冒落,冒落情况比较理
想,采面老空区全部填实,以架后采空区填充实际情况分析工作面顶板冒落高度大于1.5倍采高。

由此,我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判定,该工作面初放工作已经结束,采面准备转入正常回采阶段。

三、对初采初放工作的简要总结
1、加强组织领导是本次初采初放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次初采初放工作矿领导和相关科室正确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康矿长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监督落实机构,保证了采煤队在作业时严格按规程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作业。

采煤队在初采初放工作中,狠抓现场管理,严格落实领导和干部及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及时处理现场安全隐患,积极总结现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确保了初采初放安全措施和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落到了实处,确保了此次初采初放工作的安全完成。

2、加强采面的工程质量管理是此次初采初放工作取得圆满结束的重要保证。

在此次初采初放工作中,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及采煤队严抓采面工程质量,确保采面的运输机平直,杜绝采面的超高等不安全现象。

加强了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确保了初采初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安全意识是此次初采初放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采煤队充分利用班前会,大讲安全知识,多次组织职工学习初采初放措施,使职工作业时能正确操作,确保了安全生产。

4、抓住生产中的重点环节,严把安全关。

在本次初采初放工作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瓦斯和顶板管理,分别采取了多项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安全,也确保了初采初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初采初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次初采初放工作虽然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在本次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需要
改进的问题:
1、在初采阶段,应进一步加强矿压监测,科学掌握顶板来压规律,做好采面顶板来压时的顶板管理和瓦斯管理工作。

2、工作面上、下端头区域顶板压力较大,初放工作结束后,工作面液压支架上方的顶板压力趋于稳定,应加强工作面上、下端头的巷道顶板管理,并及时做好端头和巷道超前支护工作。

3、工作面来压期间,工作面煤壁较易片帮垮落,回采过程中加强工作面煤壁前方日常管理,严禁不采取措施在煤壁前方工作及行人。

神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顺通煤矿
2015年4月29日
新疆神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吉木萨尔县顺通煤矿
W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总结
编写单位:顺通煤矿生产科
编写时间: 2015年4月2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