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08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工作面概况
150108工作面北为150109回风顺槽,西为一采区轨道巷,南侧为150106工作面采空区,东为矿井边界保护煤柱。
150108运输顺槽走向设计长1150m,150108回风顺槽走向设计长1240m,工作面宽150m,面积172500㎡。
工作面地表为丘陵荒坡。
于2015年七月份开始回采,2017年08月07日结束,因煤炭行业不景气,公司在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八月份前半月未对工作面进行回采,所以150108工作面回采历时15个月。
二、地质构造
150108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区内地层平缓。
在掘进过程中揭露一条断层,F4断层:断层性质为逆断层,走向NF42°,倾向NW312°,倾角8°,落差15m,无出水情况,因断层位置在工作面停采线外,所以该断层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三、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150108工作面回采的煤层为太原组15#煤层,工作面内煤层起伏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平均8.5°。
本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平均厚度6.0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中局部含2~4层夹石,总厚0.1~0.3m之间,最大顶夹石层厚0.22m。
煤层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简述如下表:
直接顶:厚度11.01m,砂质泥岩,灰黑色,砂泥质结构,断口平坦,具有挤压现象,底部含黄铁矿团块。
老顶:厚度8.87m,深灰色,上部偶见植物化石,层理不明显,具有挤压现象,中部夹砂泥质。
直接底:厚度2.48m,灰色-浅灰色;含铝土质;含丰富植物化石,偶含砂质,岩芯较破碎。
四、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简单,顶底板砂岩裂隙水为工作面主要直接充水源。
随工作面直接顶垮落,水将涌入工作面。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K2、K3灰岩水受顶板断裂破碎影响将造成灰岩水水从工作面涌出,最大涌水量为8-10m3/h,另据地质报告,煤层顶底板砂岩底板含水较弱,以静储量为主,补给条件较差,对回采威胁较小。
该工作面为伪下山开采,开采过程中应将工作面涌水自流到采区水仓,在通过水泵排到中央水仓,局部低洼处应设积水坑,由小水泵通过管路系统把水排入采区水仓或导入巷道水沟中排入采区水仓,再排到中央水仓。
五、影响工作面回采的其他因素
本工作面为高瓦斯地区,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0.31m3/min,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 m3/min,煤尘具有爆炸性,15#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Ⅲ类,吸氧量为0.75cm3/g干煤。
地温:属正常区。
地压:属正常区。
工作面属非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
六、工作面采出情况
工作面动用储量为146万吨,采出量为135.8万吨,回采率为93%,损失量10.2万吨。
主要损失为工作面两端不放煤损失,初、末采损失,丢失顶底煤损失,三角煤损失。
其中工作面两端不放煤损失5.83万吨,初、末采损失2万吨,三角煤损失2.3万吨,丢失顶底煤损失0.07万吨。
15#煤层为厚煤层,工作面综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按要求工作面回采率达到90%以上。
由于本矿采用放顶煤开采方法,上下端头、落煤工艺损失量均较大,“三角区”全部损失,建议调整开采工艺或降低损失率,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提高综放工作面采出率的有效途径:
(1)加大采区布置,加大工作面走向长度,减少工作面初、末采损失。
(2)加大工作面倾斜长度,减少工作面两端头损失。
(3)采用合理的放煤工艺,减少放煤工艺损失。
七、总结
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工作的眼睛,做好地质工作对矿山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准确的地质资料能减少地质构造对工作面的形成和回采的影响,提高工作面煤炭质量,减少煤炭损失量。
为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大力提高地质工作质量,提供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减少地质因素对生产造成的影响,为高产高效矿井提供有利的地质依据。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150108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李鹏
审核:
地测部长:
地测副总:
总工:
二O一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