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

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3)1.1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3)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4)2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 (5)2.1生产线平衡的目的和原则 (5)2.2生产线平衡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5)2.3影响生产线平衡的主要因素 (5)2.3.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 (5)2.3.2 排线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 (6)2.3.3员工责任心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 (6)2.4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方法研究 (6)2.4.1程序分析 (6)2.4.2 操作分析 (7)2.4.3动作分析 (9)3 F公司整车流水线的情况概述 (10)3.1F公司概况 (10)3.2F公司装配生产线平衡的情况概述 (10)3.2.1F公司电动车生产流程现状 (10)3.2.2F公司电动车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4 F公司整车流水线平衡的解决方案 (12)4.1F公司整车流水线平衡整改方案 (12)4.2整车线与吊挂方案对比 (14)5 结论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7)摘要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下,如何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决定着企业设备、人员的利用率,并限制着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

目前,生产线平衡问题已被认为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制造业的生产多半是在进行细分化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提高了,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作业负荷不均衡的现象。

F公司在装配生产线中就经常遇到这种问题,作业负荷不平衡给F公司造成无谓的工时损失,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严重时会造成生产线的中止。

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F公司研究改善生产线就迫在眉睫。

实现均衡生产不仅有利于保证设备、人力的负荷平衡,从而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均衡生产还有利于节约物资消耗,减少在制品数量,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均衡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也提高了企业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运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Lay out 分析、时间分析等传统工业工程手法,能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

总之,现代生产企业在大力提倡现代工业工程应用时,不要忽视基础工业工程方法在企业中所起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作业效率现代工业工程作业细分AbstractIn the mode of line production, how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and how to reduce work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decide the enterprise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utilization,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re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line's production capacity .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has been found to be the key link of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work process.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is mostly multiple process flow continuous production line after fine differentiation .At this time, work division simplify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improve operation skill and improve operation efficiency .However, after this work differentiation, the processes of the operation time cannot be the same exactly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is will lead to working load imbalance in the process. It will cause not only dead weight loss, but also a lot of process heap, and sometimes even cause line termination. Fulfilling balanced production in enterprises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ensure the equipment, manpower load bala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quipment and working hours, but also to establish normal production order and management order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balanced production can help save the consumption of materials, reduce work in process, accelerate capital turnover and as a result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chieving cell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balanced production can improv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strain capacity, and realize the flexibility of production system in corresponding of changes in the market. Through the balance of production line, we can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of program analysis, operation analysis, motion analysis, Lay analysis and tim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ll workers..All in all, when modern production enterprises energetically advocate moder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y should not ignore multiplier effect 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ethods bring in enterprises.Key Words: Line Balancing, Operating efficiency,Moder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Operating segments1 绪论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诸如以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产业为代表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是一种主要的生产类型。

而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流水生产线是一种较好的被广泛采用的生产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中的流水生产线多为具有一定柔性的可以生产不同品种产品的混流生产线。

在流水生产线中,如果各个工作站间的符合不平衡的话,则会严重影响生产线的效率、员工的士气及产品的质量,因此流水生产线的作业分配和线平衡问题尤为重要。

F公司是国内一家私营企业,从简单的单件生产发展起来,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扩大,研究F公司的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现状,寻找正确的改良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流水线生产一般可分为两种:加工生产线, 装配线。

加工生产线是一系列机器上制造与加工零件,例如冰箱的部件。

装配线则是在一系列工作台上将制造出的零件组合在一起,包括部件装配线与产品总装线。

装配线(包含自动化、半自动化和手工装配线)是制造行业中应用很广泛的生产方式。

生产线平衡是这种生产方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外对于流水线平衡的理论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提出了各种算法:Jackson算法、分枝定界算法、遗传算法、随机算法、启发式算法等,用建立模型并求解的方式来解决一般装配线的平衡问题。

事实上从数学算法上来进行求出最优解较为简单,在第一生产线的IE 工程师很难理解现有的理论和方法,且这些方法往往带有复杂的计算,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

还可以通过仿真技术来模拟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该方法侧重于对系统中运行的逻辑关系的描述,能够对生产调度方案进行评估,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并选择系统的动态结构参数,其中数学模型是仿真的基础,只有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模型和数据,才能得到正确的仿真结果。

这同样给现场管理人员带来一定专业技术上的难度。

西方的工业化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20 世纪初泰勒等人的工作研究与时间研究,到80年代左右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及至90年代通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4]。

应用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理论和方法的企业在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