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希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 )。
A、南风效应B、霍桑效应C、皮格马利翁效应D、巴纳姆效应>>>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罗森塔尔效应的理解。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C。
南风法则(South Wind Law)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
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
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2.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倡导师德修养,需要教师紧扣时代脉搏,站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3.(2015山东省属·单选)小芳在同学面前表现得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却拼命地学习。
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芳属于( )。
A、高驱低避型B、低驱高避型C、高驱高避型D、低驱低避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自我价值理论的分类及表现。
自我价值理论将学生分为四类: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
其中高驱高避型动机的学生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
他们对任务有既追求又排斥的冲突情绪,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取得成功来避免失败。
他们在同学中尽量表现得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努力。
这种学生被称为“过度努力者”。
故正确答案为C。
4.(2014山东济南·单选)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态度的结构成分及各成分的地位。
态度的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其中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故正确答案为C。
5.学生在理解“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样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括学习>>>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习的类型。
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故正确答案为B。
6.个性心理特征中有核心意义的是( )。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个性的核心。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
性格可以标志事物的特性,也可以标志人的特性。
人的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C。
7.(2015山东省属·单选)李天升初中后学业成绩“屡战屡败”,却表现出不在乎,他说“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一类的话。
他的这种状态被称为( )。
A、焦虑B、认知功能障碍C、抑郁D、习得性无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习得性无助的含义。
韦纳认为学生如果一直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将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故正确答案为D。
8.小美是一名师范生,毕业后在教育辅导机构任教2年,后主动去西藏参加支教3年,回乡后考上当地在编教师任教2年,小美的工龄为( )。
A、2年B、3年C、7年D、5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题干中小美支教时间为3年,入编上岗时间为2年,其工龄为5年,在教育辅导机构任教2年不属于工龄时间。
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混淆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反应速度慢,但是准确率高的学生为沉思型。
1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A、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B、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D、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免试入学”指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而不是省级人民政府。
C项表述错误,当选。
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德育为先”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九条“教科书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
A、跨越发展B、优先发展C、均衡发展D、差异发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的规定,也可以通过理解义务教育的实施性质理解本题。
该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C项正确。
A项:跨越发展是不能用来描述义务教育的性质的,因为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趋势是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1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 )A、基本要求B、本质要求C、内在要求D、发展动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13.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这说明教育可以( )。
A、创造更新文化B、传播交流文化C、选择提升文化D、筛选保存文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建立孔子学堂,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这种横向的交流,体现了文化的传播、交流的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B。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 )A、国家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
15.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章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教育行政法规”;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地方性教育法规”。
16.初一(1)班的学生在英语课上总是不积极,王老师下课反思后发现原来学生总是羡慕初一(2)班的学生英语课上和教师一起用平板电脑进行英语互动,课堂很是欢乐,然而王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对于电子产品的应用很不上手,这件事说明了,作为一名教师,在新时代,要懂得(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其中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题干中王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不懂得运用新时代的电子产品从而使得课堂效率降低,说明教师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学习,改进教学方法。
D项正确。
A项: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17.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人们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 )。
A、“四有、两爱、两精神”B、“两爱、两精神”C、“四条腿走路”D、“四有、两爱并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题干所述是1985年的教育方针,人们把这一方针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
故正确答案为A。
18.(2014江苏连云港·单选)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