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这间接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建立,不仅需要重组企业内的业务流程,而且还需要优化企业间的企业流程。
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价值。
本文通过介绍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于供应链体系建立的深刻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供应链业务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建设
1.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介
1.1 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
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有几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的定义:“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较全面的BPR定义应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源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体系高速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管理工具的价值,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地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经营环境。
1.2.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思想;
从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可以知道,它不同于JIT那种循序渐进的、浮于表面的改善。
它对于企业的改革具有根本性和彻底性,这就要求企业树立远大的目标,打破常规。
而正是这种彻底性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和风险。
大约有70%施行BPR的企业失败。
所以,实行业务流程重组之前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实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是要以流程为导向。
绝大部分企业是以任务、人力资源或结构为导向的。
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活动流程为中心实施改造。
实行业务流程重组需要创造性的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推动力。
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打破陈旧的制度,创建全新的管理模式。
2.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流程重组
2.1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概念;
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它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整体结构优化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法,并要求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价值链将企业内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社会化为供应链的业务流程,使供应
链像单一企业的价值链一样运转。
通过对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企业可以获得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2.2供应链管理下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企业流程重组是对供应链的一种新的整合方式,根据新技术条件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故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能力。
2.2.1 BPR推动了物流信息的建设;
众所周知,一个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能够实现物流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架起物流企业与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的桥梁,保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是企业物流成功的关键。
然而许多公司内的物流部门或者物流企业花大力气建设起来的信息系统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很多企业,在没有对造成原有流程低效的弊端进行根本性改造之前,就简单地运用IT 系统去描述企业原来的做法,不仅没有创造出新的高绩效流程来,反而使流程中原本无绩
效的各项活动被固化在流程中,正如哈默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 在没有将流程理顺的条件下应用IT就是误入歧途”。
因此,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流程再造。
要想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物流管理创新,就需要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不进行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应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基于BPR 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建立在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的。
没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系统开发一般只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对于用户需求和企业管理者变革的要求考虑得甚少,造成了先进的信息系统要迁就于落后的管理方式;而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后,充分考虑了新的业务流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的,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更为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提高
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企业变革。
研究基于流程重组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对于破解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之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尴尬局面,提高我国物流企业应对来自电子商务时代和入世后外强竞争的双重压力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抢占有利位置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 BPR推动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
成功供应链管理需要得到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和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团队的支持,供应链管理是BPR的扩展延伸,是在企业之间形成的供需链,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企业内部的流程优化为基础,使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流程和企业内部的流程相协调,同步协作,充分发挥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优势,最终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价值。
从本质来讲,供应链可以被看作是各个企业组成的一种业务流程,整个供应链与企业是大系统和小系统的关系,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对业务流程的管理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供应链的大环境推动企业进行BPR,企业的BPR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在实施BPR 后,将企业的业务流程与整个供应链匹配起来,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面向顾客,与整条供应链协同运作,获得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优势。
3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案例分析;
在BPR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运用到企业的改革至今,国内外已经出现了相当成功的案例。
在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BPR理论都引入后,尝试使用供应链环境下的BPR改进企业管理。
海尔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海尔集团自创业开始在相继成功地实现了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之后,在20世纪末,适时地提出了国际化经营战略,其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为寻求公司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组织结构、员工素质及运营模式与国际化公司全面接轨,突破大企业病的瓶颈,解决公司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诸多发展问题,海尔集团在全集团范围内,为面向全球的市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进行了以供应链为纽带、以实现供应链管理为目标的BPR,在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化大公司全面接轨,实现国际化海尔的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了海尔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国外许多著名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的改造的同时实施企业的BPR。
在美国,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通过在供应链环境下的BPR的实施,沃尔玛公司确保了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地位。
沃尔玛公司与众多的供应商企业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建立了快速补货的管理信息和运作的体系。
与传统零售商企业提出供货数量、质量、时间等需求信息给供应商企业,再由供应商企业配合备货、运送的方式不同,沃尔玛公司将每天的销售信息由信息平台瞬问发送到总部,同时通过软件包的分析和计算,再利用网络直接发送到供货商企业的信息平台中。
与原来的1日模式相比,供货商企业对其商品销售的信息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可以快速地掌握沃尔玛公司中任何地区的商品销售情况,根据销售情况及时的调整生产,一旦发现某类商品货架的数量接近临界值,供货商企业则立即安排,主动送货。
这样,对于沃尔玛公司而言不仅减少业务流程、保证了货源的及时配送,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库存,减少了成本。
对于与沃尔玛公司合作的供货商企业而言,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有利于供货商企业调整生产、减少库存、更好的了解顾客、调整企业战略、减少成本等。
通过在供应链环境下的BPR的实施沃尔玛公司和与沃尔玛公司合作的供货商企业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4.总结;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边界与传统企业相比,已经变得模糊,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仅有竞争,也可以合作。
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企业内部而占跨越了职能组织的边界,对企业外部而言跨越了企业的边界,企业的业务流程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跨组织的流程设计和管理不仅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需要新的管理思维方法的推动和支持,因此需要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BPR理论相结合,运用BPR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扩充和支持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使企业适应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范进、曹毅《论ERP 应用中BPR 的实施》《中国管理信息化》13卷15期
2. 倪济宇《业务流程再造(BPR)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日用电器》2009.09
3. 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