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答案:D
-
9
4.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10
A. 丁区域发生 K+外流和 Na+内流 B. 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 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
11
解析:丁区域电位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所以应该是 K+ 缓慢外流,而无 Na+内流;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 位状态,也有可能是兴奋还没传到时所保持的静息电位;电流是 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 向是从乙到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图示神 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
1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重要程度★★★ ☆☆]
知识整合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过程:
-
2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1)图示
-
3
(2)解读:a 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 K+通道开放; b 点——0 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 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 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 段——静息电位。
-
23
A. 电表②的指针会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 兴奋由 b 传导到 c 时,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 的转换 D. 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 单向传导的
-
24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且速度都是一样的,关键 就是看刺激点到两电极的距离,当刺激点处于中点时,到两电极 的时间相等,不偏转,A 选项错误;刺激 b 点,①处检测不到电 位变化(受突触的影响),B 选项错误;连接 bc 两点有一个突触, 故兴奋由 b 传导到 c 时,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 C 选项正确;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 递,所以电表②不偏转,也说明兴奋在突触(神经-肌肉的接头 处)上是单向传递的,D 选项错误。
-
7
导析 (1)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否一 致?
(2)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离子流动具有怎样的关系?
-
8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兴奋部位向未 兴奋部位双向传导,A、B 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电位表现 为“内正外负”,而未兴奋部位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两者 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产生局部电流,C 正确;在神经 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在膜内,局 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D 错误。
答案:C
-
25
1.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设计:电刺激图①处,观察 A 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 的电位有无变化。
-
4
高考警示(1)细胞外液中 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 大小,而细胞外液中 Na+几乎无影响;细胞外液中 Na+浓度会影 响受刺激神经膜的动作电位大小,而细胞外液中 K+浓度几乎无 影响。
-
5
(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 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 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 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 K+的外流也属 于协助扩散。
(3)在生物学试题中,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往往与电流方向 一致。- Nhomakorabea6
命题探究 3.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至未兴奋 部位 C. 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 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 同
-
16
高考警示 突触小体≠突触 (1)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 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 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 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 号。
-
17
命题探究 5.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8
A. 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 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 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答案:A
-
1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
13
(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
14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重要程度★★★★★]
知识整合 1.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
-
15
2.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 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要慢。所以,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答案:B
-
21
(1)在图示的 a 中含量较多的细胞器有哪些?分别与其何种 功能相适应?
提示: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线粒体提供神经递质产生和释放 时需要的能量,高尔基体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分泌有关。
(2)③中特异性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是什么? 提示:特异性受体。
-
22
6. [2015·郑州第一次质检]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刺激 b 点(b 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9
导析 (1)突触小体中完成的是哪两种信号之间的转变? (2)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主动运输,还是胞吐?
-
20
解析:a 中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变,是通过神经递质胞吐的 过程来实现的,消耗能量;神经递质能够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 合,受体具有专一性,能够与特定的神经递质结合;①是突触小 泡,里面含有神经递质,b 处兴奋产生后,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 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