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和环境改造资料
(二)盲道
1.定义 盲道本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盲道一
般由两类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 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 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 2.盲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 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指示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 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3)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 道触感条0.25mm,高度5mm。 (4)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 物。 (5)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 (6)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三)扶手 梯道和坡道两侧应在栏杆或墙壁处安装扶
手。梯道设高扶手,坡道设低扶手。高扶 手高度为0.90m,低扶手高度为0.65m, 扶手的直径或宽度应为35~45mm。坡道 起点及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0m 以上。
(四)音响交通信号
在有红绿灯的路口应同时设音响交通 信号,以便盲人能知道何时可以通过。 相当于绿灯的音响持续时间应等于路面 宽度/残疾人步速(0.5m/s)。
单拐步行时通道所需的宽度为0.70~0.90m, 双拐步行时需0.90~1.20m。
(十)厕所
• 一般面积≥2×2m。大便池一般采用坐式马桶,高0.40~
0.45m,两侧安置扶手,两侧扶手相距0.80m左右。若要 供偏瘫患者应用,扶手也可采用可以移动的,移开一侧以 便轮椅靠近。为便于扶拐的男患者小便,最好有落地式小 便池,两侧离地0.9m处有扶手,正面1.2m处也有横的能 承受身体重量的安全抓杆,以利于患者依靠并释出双手协 助解开裤扣小便。厕所的门最好是双向门,以免开关时引 起麻烦。如向外开的门,进门时需患者后退才能开门,进 门后需转过身来关门。而向内开的门占去了室内空间,活 动不便。如果条件所限只能采用单向门,应选择向外开的 门。
第一节 概述
无障碍设施: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 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 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 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 设施
环境改造:通过对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环境能够适应残疾人的生活、学习或工作 的需要。
第一节 无障碍设施
一、概述
• 20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
(五)出入口
为方便使用轮椅的患者,建筑物的无障碍 入口应为斜坡形,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 应大于1:50,坡表面要用防滑材料,门内 外应有1.5×1.5m的平台部分,然后接斜坡。 平台的作用是让患者进出门后能转过身来 关门或锁门。如与斜坡并行有一部分台阶 则台阶的高度不应大于15cm。
(六)门
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 或平开门;旋转门一侧应另设残疾人使用 的门;轮椅通行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80m, 采用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门扇下方应安 装高0.35m的护门板;门槛高度及门内外 地面高度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 过渡。
• 洗手池下部空间宽度应大于0.70m,深度大于0.40m,池
底最低处不低于地面0.68m,以便乘轮椅患者的腿部能进 入池底;洗手池台面高度不应高于地面0.78m,以便于接 近水池以洗手和洗脸,而一个可升降的洗手池应该更有利 于残疾人和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水龙头采用长手柄式, 以便操作。池深不必大于0.16m,排水口应位于患者能够 得着处。镜子的中心应在离地1.05~1.15m,镜面稍倾斜 向下,否侧患者难以照见自己较大部分的身体。
(七)楼梯与台阶
楼梯与台阶形式应采用有休息平台的 直线形梯段和台阶;其宽度不应小于 1.50m;两侧应设扶手;踏面外侧应设高 不小于50mm安全挡台;距踏步起点与终 点25~30cm应设提示盲道。楼梯、台阶踏 步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规格。
(八)电梯与升降平台
必须设无障碍电梯;为方便使用轮椅的患 者上、下楼,轿厢深度大于或等于1.40m, 轿厢宽度大于或等于1.10m,门宽应不小 于0.80m,电梯按钮高度0.90~1.10m电 梯迎门面应有镜子,以方便残疾人观看自 己的进出是否已完成。供乘轮椅者使用的 升降平台面积不应小于1.20×0.90m。
第六章 无障碍设施和环 境改造
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无障碍设施 第三节:环境改造 第四节:国际通用残疾人专用标志
学习目标
1.掌握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城市道路设 施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2.掌握触感块材的定义、分类及其铺设要求 3.熟悉建筑物外部的坡道、扶手、影响交通
信号和建筑物内部的出入口、电梯、楼梯 、走廊、梳洗室、浴室等设施的设计要求 4.了解环境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国际通用残 疾人专用的标志及其涵义
(九)走廊
迎面或同时通过两个轮椅的走廊至少宽 1.80m;迎面或同时通过一个轮椅和一个行 人的走廊需宽1.50m。由于轮椅常会将墙皮 碰落,故离地面35cm以下的墙面应贴以保护 墙皮的轮椅挡板。轮椅旋转90°处所需要的空 间应为1.5×1.5m,以车轮为中心旋转180°时 一定要有1.7×1.7m的空间,旋转360°时需有 2.1m×2.1m的空间。
二、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由建 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是在 全国范围实施的强制性规范。
1.城市道路 2.居住区 3.公共建筑
三、常见无障碍设施
(一)坡道 城市道路坡道设于有阶梯或马路缘石之处,坡度一 般≤1:12,其表面材料宜平整粗糙,冰冻地区应 考虑防滑。建筑物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 或折返形;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侧面凌空时, 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 挡台;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长度不应 小于1.5m。
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 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 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 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
• 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
碍标准》。
• 2000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国内第一个
无障碍设施的地方法规《北京市无障碍设 施管理规定》。2001年8月1日,《城市道 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开始在全国实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