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教程

语言学教程

1.定义特征:那些决定了人类语言性质的特征被我们称为定于特征。

P32.任意性(索绪尔):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P33.所谓句法学,是指依据句法规定建构句子的方法。

P44.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Lyons P5、P295.音节是讲话时的最小单位,是成百上千词语的片段—语素的承载者。

P56.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物体、时间或观点。

P67.雅格布逊认为,语言像任何符号系统一样,首先是为了交际。

P78.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英语大概有四十五个音位。

P139.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进行描写,元音依据它们位置的前后进行描写。

P4110.区别特征—雅格布逊—20世纪40年代P4111.超音段特征指语音问题中涉及超出单音音段以上的方面,超音段特征主要有音节、重音、声调和语调。

P4412.形态学是涉及语素的系统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P5813.屈折变化指通过附加屈折词缀(如数、人称、有定性、体和格)来表现语法关系;附加词缀并不会改变被附加词的语法类。

P6114.英语中,每个词通常有一个生成性的屈折词缀,但可能有多个派生词缀。

P6415.音位变化是指因为语音上的变化而导致的形式变化。

P77(脱落、添加、换位、同化)16.和树形图相比,括号法不那么常用,但不失为一种标注语法单位成分结构的便捷方法。

P8917.句法功能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和同一句型中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功能的名称通常有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补语等。

P9218.递归性和开放性一般被看作语言创造性的核心。

P10119.嵌入:从句的三种基本类型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关系从句。

P10220.把词语意义跟它所指称或所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的理论,叫做指称论。

P10821.人们一般公认的三种涵义关系:相同关系(同义关系)、对立关系(反义关系)、内包关系(上下义关系)。

P11022.句子意义由其中词语的意义及组合方式所决定,这一观点通常叫做组合性原则。

P11923.认知是指心理过程或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知觉、推理和判断等。

目前,有三种语言与认知的研究方法,即形式方法。

心理学方法和认知方法。

P13024.指示词是一种从说话环境出发,指向某物的语言形式。

P1432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假说认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相应地,不同的语言表达决定了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不同。

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得到两点认识: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性差异越大,反映出对于世界的认识越不同。

因此,这个假说也被称作“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主义”。

P16226.Watergate P16827.莱考夫—女子英语文体形式P17128.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形成了对于传统语言教学方法的严肃挑战。

P17329.心理学家罗杰斯声称,真正的交流建立在理解接触上的倾听。

P17430.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三大交际原则”:①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②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感受事物;③学会从对方的角度了解世界。

P17431.言语行为理论是牛津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第一个重要理论。

P18332.“广义语言能力”包括感觉运动系统、概念意念系统以及递归运算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从有限元素组群生成无限表达方式的可能;“狭义语言能力”仅含递归特征。

有理由认为,“广义语言能力”可能来自于语言之外的进化动因。

P179 33.奥斯汀提出自己理论的第一步是把句子分成两类:施为句和叙事句。

并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它们没有真假。

说出这些句子就是,或者部分是,实施某种行为。

这些句子称为施为句,其中的动词叫施为性动词。

P18434.语用学中第二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会话含义理论,由牛津大学的另一位哲学家格莱斯提出。

P18735.“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

”—合作原则(CP)P18836.会话含义:它是一种暗含意义,可以在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指导下,在词语的常规意义基础上,联系语境推导出来。

在这种意义上,会话含义相当于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行事语力。

它们都与意义的语境方面有关,用汉语的说法,就是“言外之意”。

P19437.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动,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

(1986,斯波伯,威尔逊)P19438.霍恩—1984—Q原则,R原则。

Q原则源于格莱斯的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R原则源于关系准则。

P19739.Q原则与内容有关。

R原则与形式有关。

P19840.莱文森—1987—数量原则,信息量原则,方式原则。

他把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重新命名为“信息量原则”,简写为I原则;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命名为“数量原则”,简写为Q 原则。

P20141.前景化的概念来自于视觉艺术,与“背景”一词相对应,已经成为文体学的常用术语。

它被定义为“以艺术手法为动机的偏离”。

42.转喻意味着“名称的改变”。

P21343.明喻是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作比较,并通过展现一种事物如何与另一事物相似来解释这种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方法。

它用as或like(像,好像,好似,如)等词在文本中作为明确标志。

P21344.提喻:更深层次的比喻语言是提喻。

它通常被视为转喻的一种,是指用事物一部分的名称来指代整个事物,反之亦可。

P21345.头韵Cvc 准押韵cVc 辅音韵cvC 反韵CVc 副韵CvC P21646.语域是语言学里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语言风格及其语境之间关系的术语。

P23247.意象图式大致可描述为我们日常的感知交往和身体经验的反复呈现模式。

P23448.语料库:一个语言数据的集合,可以由书面文本构成,也可以由录音言语的转写本构成。

P24949.Chomsky认为一种语言的句法规则是有限的。

50.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学习者主要通过理解语言输入来实现。

Krashen提出的i+1理论认为,学习者接触的语言应该略微高于他们的现有水平,这样他们既可以理解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又可以面对一定的挑战,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

P26551.正处于学习过程的二语或外语学习者构建的语言通常被称为中介语。

P26652.建构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学习语言(或者任何其他知识)都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P26653.中介语通常被理解为介于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之间的语言。

与目的语相比,中介语还不够完善,但它也不只是学习者母语的简单翻译。

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它不断地从初级水平向地道的母语水平发展。

因此,中介语的“中介”实际上表示的是在开始阶段和最终阶段之间。

P26754.交际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并且有效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词汇知识、会话规则以及怎样运用和回答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和社会习俗,以及怎样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

P26855.教学大纲类型:结构教学大纲、情景教学大纲、交际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大纲。

56.对母语作用的研究通常被称作语言迁移研究,语言迁移指先前学习的心理过程转移至新的学习环境,或者指“由于目的语与先前(可能不完全)习得的其他任何一门语言之间的异同所导致的影响”。

例如,学生在母语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迁移到第二语言或外语中。

P27957.对比分析是通过对比不同语言(如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来确定潜在错误的方法,从而把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下必须学习的和不必学习的东西最终区分开来。

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哪些领域容易学得,哪些领域不易学得。

P27958.错误分析的主要主张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许多错误,除了第一语言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P28059.根据错误来源,错误经常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

P28060.错误分析步骤:①识别错误;②描述错误;③解释错误。

P28161.这个符号是形式和思想的结合,索绪尔称之为“能指”和“所指”。

P28762.韩礼德认为,句子是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同步体现的产物。

P30363.韩礼德认为,尽管语言的言语角色千变万化,但它最基本的任务只有两个:给予和求取。

P30164.S:外部刺激r:言语的代替反映s:言语的代替性刺激R:外部的实际反映(S→r……s→R)65.兰姆说,语言的本质就是把声音与意义相结合,或把意义与声音相结合;虽然关系很复杂,但可以被看作一系列相连在一起的层次系统。

每个层次系统都有在自己这个层次上的结合规则,不同的层次都在实现的基础上相互连接。

P31066.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机制可能含有三个成分:进行假设的机制、语言普遍性和评价程序。

P31267.乔姆斯基把转换规则区分为两种:强制性的和可选择性的。

P31568.格语法是着重研究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

它是菲尔墨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生成语法的一种。

在该语法里,动词被视为句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与众多不同的名词短语有着一系列的关系。

这些关系称为“格”。

P322——《语言学教程》(第三版中文版)胡壮麟(个人整理以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