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涟钢与江苏几家钢厂高炉操作的对比

涟钢与江苏几家钢厂高炉操作的对比

涟钢与江苏几家钢厂高炉操作的对比涟钢技术中心梁南山2013年3月11日-15日,在华菱马建伟副总带领下先后赴江苏南钢、沙钢、兴澄特钢等三家钢厂考察。

重点考察的高炉为南钢8号2000m3高炉、沙钢5800m3高炉、兴澄特钢3200m3高炉。

现将考察到的几家钢厂的大高炉操作情况汇报如下:一、高炉整体指标对比表1是2012年中几家钢厂大型高炉的整体指标对比。

表1 2012年涟钢与江苏几家钢厂高炉指标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大高炉原料方面江苏几家钢厂的入炉品位都比涟钢7#高炉高,特别是沙钢与兴澄特钢,其入炉品位比涟钢高出1%还多。

沙钢与兴澄特钢使用了较高比例的块矿,其熟料相对较低,比涟钢与南钢低出2-3%。

从高炉操作指标来看,热风温度以涟钢7#高炉最低,而炉顶压力以涟钢7#高炉为最高,几家钢厂的富氧率相差不是特别大,其中沙钢最高,南钢最低。

高炉休风率以兴澄特钢最高,高达3.302%,经了解,主要原因是其风口小套磨损频繁(一年中更换了167个风口小套)高炉被迫休风较多;其次为涟钢7#高炉,为1.746%;南钢与沙钢高炉的休风率远低于涟钢高炉,反映其设备综合管理水平远好于涟钢。

另外江苏这几家钢厂的高炉稳定性远好于涟钢高炉,一年到头极少出现悬坐料等异常炉况。

从高炉燃料消耗来看,南钢与兴澄特钢大高炉的燃料比较低,而涟钢与沙钢的燃料比相对较高。

入炉焦比以兴澄特钢3200M3高炉最低,喷煤比以涟钢7#高炉最高。

应该说在2012年的整体指标中,涟钢7#高炉在低入炉品位及低风温的条件下燃料消耗水平尚不是最差的。

纯粹从高炉操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原材料同质同价的条件来计算,涟钢高炉的铁水成本将可能略低于以上几家钢厂。

但这几家钢厂均位于长江沿岸,距离海港不远,且都有自己的港口,在物流成本方面比涟钢具有极大的天然优势。

二、高炉具体操作对比表2 涟钢与江苏几家钢厂大高炉基本操作数据对比表2将涟钢7高炉与几家钢厂主要大高炉的具体操作数据进行了对比整理。

从高炉矿石原料来看,南钢高炉的熟料比最高,达89%左右,兴澄特钢3200M3高炉的熟料比最低,其块矿使用比例有多月超过20%。

涟钢7#高炉的熟料率与球团配比在这几家钢厂中处中下水平。

其中兴澄特钢与涟钢7号高炉一样采用了烧结矿分级入炉,但因其无料钟炉顶是串罐炉顶,故其小粒烧结矿是采用几批大烧结矿带一批小烧结矿的下料模式,小烧亦使用多环布料,但是比大烧结矿少布一个内环角位。

沙钢与南钢大高炉未采用烧结矿分级入炉。

江苏这几家钢厂大高炉的球团矿配比均较大地高出涟钢大高炉,其中南钢高炉球团矿配比达20%以上,这几家钢厂的球团矿以布在中间环带的较多。

从高炉燃料来看,南钢自产焦炭不足,部分外购,外购焦质量相差较大,兴澄特钢无焦化厂,其焦炭主要来自于铜陵焦化等几个厂家,亦以捣固焦为主。

几个钢厂的焦炭热强度与焦炭灰分相差不是很大。

喷吹煤的质量相差亦不大。

从高炉装料制度来看,涟钢7#高炉与江苏几家钢厂均采用了中心加焦的方式。

从具体布料矩阵看,南钢8#高炉焦炭有7个布料环带,其中心焦炭布料倾角为12度,其矿石为6个环带布料,其最外3个环带矿石约3度的角位差,内环三个环带的角位差约2.5度。

沙钢5800M3高炉焦炭用9个环带矿石用7个环带布料,矿焦同角,其最外几个环带的角位差约2度内侧几个环带的角位差2.5-3度。

兴澄特钢3200M3高炉焦炭用7个环带大烧结矿用5个环带小烧结矿用4个环带布料,其焦炭与矿石采用同角位布料,最外环角位为42度,远低于涟钢7#高炉7#高炉所用的45.3度(天铁3200M3高炉最外环布料角位为41度),其最外几个环带的角位差约2度内侧几个环带的角位差2.5度。

从布料矩阵的变化来看,江苏几家钢厂的布料矩阵多以微调为主,变化的频率与幅度不是很大。

如下图所示图1 南钢8#高炉的布料矩阵调整记录从高炉送风制度来看,几家钢厂的标准风速都比涟钢7#高炉大,如南钢8#高炉26个风口的直径以120MM为主,还有4个115毫米的;兴澄特钢3200M3高炉风量水平较高,其风口直径以130MM为主,另有3个120MM的风口。

另外,江苏这几家钢厂的高炉风温使用水平较高,可长期达1200℃左右,其实际风速应比涟钢大高炉更高。

沙钢5800M3高炉的富氧率达到8-12%,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从高炉热制度来看,几家钢厂的铁水物理温度相差不大,化学热方面铁水含硅量相差也不是很大,其中沙钢高炉在铁水低硅冶炼方面比其它高炉要做得相对好一些。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几家钢厂因水运条件优越,以使用优质进口矿石为主,铁水含磷量多在0.1%以下,远比涟钢大高炉含磷量低。

从高炉造渣制度来看,江苏几家钢厂的炉渣碱度都有点偏大,特别是南钢大高炉长期采用了1.2以上的炉渣碱度。

这主要是因为南钢炼钢对铁水含硫要求较严,要求铁水含硫要达到0.025%,故必须以较高的炉渣碱度来保证脱硫效果。

另外据南钢炼铁厂熊良勇厂长认为炉渣碱度较高虽然渣量会增加但有利于稳定炉缸温度。

从炉渣成分来看,沙钢5800m3高炉炉渣中的氧化镁含量较高,达8.53%,而南钢高炉炉渣中的MgO只有7.88%。

南钢与兴澄高炉的Al2O3含量相对较高。

从高炉冷却制度来看,涟钢与江苏几家钢厂大高炉均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只是兴澄的风口小套采用工业水。

从主要冷却设备——冷却壁的冷却来看,其进水温度都控制得比涟钢7#高炉低,虽然涟钢7#冷却壁进水温度在近期是因处理炉况进行了大幅提高,但其以往正常进水温度也多在43℃左右,远高于其它几家钢厂。

从高炉炉况整体顺行程度来看,江苏几家钢厂的高炉顺行度较好,基本没有悬料,江澄3200高炉2012年总计塌料才4次。

江苏几家钢厂在高炉操作上都把稳顺放在第一位,对产量、消耗等各级领导大都放在次要地位,其高炉入炉原料的稳定性长期以来也抓得比较好,原料的波动相对涟钢大高炉也要少得多。

三、借鉴与建议1、江苏几家钢厂在高炉入炉原料的稳定性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

用他们的话说是:“炼铁不抓料,等于瞎胡闹。

”如何通过系统协同来保证高炉原料及高炉炉况的整体稳定是涟钢高炉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江苏几家钢厂配矿与成本核算全部以市场价格为依据,要求生铁成本必须低于上海金属交易所挂牌的生铁价格,实行按市场价格进行倒推的成本考核办法,各种原料完全按市场情况每月定价。

各分厂与车间都是参照独立经营单位的模式全部以利润高低来决定收入的高低。

这种公司上下统一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利润为导向的机制与体系亦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图2 南钢高炉成本报表3、南钢、沙钢高炉都建立了鼓风加湿系统,对稳定高炉理论燃烧温度、提高风温使用具有较好的作用。

(如图3、图4)建议涟钢大高炉利用合适的检修时机亦增设鼓风加湿装置,用以稳定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亦将有利于炉况的稳顺。

图3 南钢高炉值班室内的高炉鼓风加湿控制画面图4沙钢5800M3高炉本体主探监画面4、江苏几家钢厂在高炉的炉料结构中,都保持了10%以上的球团矿配比,建议涟钢高炉适当提高球团矿使用比例。

5、几家钢厂大高炉的标准风速都要高于涟钢7#高炉,风口进风面积也多小于涟钢高炉,建议涟钢7#高炉适度缩小进风面积,以有利于活跃炉缸。

6、在布料矩阵上,个人建议涟钢7#高炉考虑适当减小最外环的角度。

我厂7高炉最外环角位较大,特别在溜槽磨损后,炉料的落点中心非常容易靠近炉墙,从而导致炉料中的粉末也相对容易接近炉墙,炉墙处粉末较多是形成炉墙结厚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外厂多个3200高炉的布料角位来看,最外环多是设定于41度左右,小角度小角差后边缘炉料借助于滚动效应可保持较大的粒度,有利于使粉末炉料远离炉墙;另外也有利于保持边缘必要的温度条件以防止炉墙过分结厚。

更重要的是,目前涟钢7高炉其实已经是上部结瘤了,需要将炉墙处的高温区尽量上移才可能更多的将上部炉瘤熔化洗去。

再有,下面的渣皮掉了,上面的渣皮可能有部分会掉下来,但不一定完全掉下来,这要取决具体的渣皮形成情况,通常情况下上部炉瘤往往因为无法达到熔化它的温度而难以完全脱落,而得依赖于机械乃至爆破的方法。

才开炉时,因为冷却壁上的镶砖尚能起到保护作用,大角度大角差时边缘粉末多影响也不大,但现在冷却壁上的镶砖已基本消失,高炉得完全依靠渣皮来形成保护层了,这时边缘粉末多就容易引起结厚了。

7、在小烧结矿的布料方式上,建议涟钢7#高炉可适当参考兴澄特钢3200M3高炉小烧结矿的布料方式,即在多批大烧结矿后小烧以集中多环布料的方式入炉,以减少小烧结矿在边缘的集中度。

对有人怀疑的块矿含粉过多是导致涟钢7#高炉炉墙频繁粘结的原因个人有些不太赞同。

因为七高炉槽下的矿槽是双列式布置的,它的块矿与烧结矿是共一个称量斗的,而且都是先放烧结矿再放块矿的,按正常的上料顺序,七高炉是7B、8B仓的球团矿最先放料最先入炉,因此最先被布在外环的绝对不会是块矿,块矿粉末多无疑会影响高炉透气性,但其粉末不可能集中到炉墙,不应是造成炉墙粘结的主要原因。

但小烧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布料方式上无疑会带来边缘炉墙处粉末的增多,因为小烧是单独入炉的,特别是在涟钢七高炉最外环采用大角位同时小烧又通常布在最外环与次外环两个角位的条件下。

因此在未来七高炉小烧的布料方式上,个人认为应该将最外环角位缩小,或者将小烧的布料角位往中心移,退至次外环以内,最好是采取类似于兴澄的小烧布料模式。

当然七高炉炉墙容易结厚的另外原因个人认为还可能与七高炉烧结矿中氧化亚铁变得比原来高了许多有关,烧结矿还原性变差,氧化亚铁易与其它物质形成低熔点物质;操作方面如富氧波动大、喷煤不均匀等也都是导致其炉墙易结厚的因素。

8、南钢与沙钢高炉设备综合管理水平较高,高炉检修周期在4个月以上,全年高炉休风率在1%以下,建议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予以重点借鉴学习。

2013年3月2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