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谢谢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 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 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 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 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 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 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 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 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 的规模”
起源
布局
空间结构对 城市的影响 和发展
起源
元代 • 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 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 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 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 中央。
明代 • 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 东移动了150米,最终 形成现在的格局。
体现唯我独尊的思想 • 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 即外城、内城、皇城和 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 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 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 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 我独尊”的思想。。
布局
•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 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 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 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 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 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 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 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 线为轴对称分布。这些建筑既是古都北京 的象征,又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以北四环为南界、北六环为北 界,以相对松散而低密度的组 团为主体
以北三环为北、南二环为南 界,以相对紧凑而高密度的 延绵城市区为主体,保持了 相对传统的城市风貌
北京城的南北差异较大,南城 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情况落后 北城,但保留了广阔的土地资 源,为中轴线向南发展提供空 间。以南三环为北界、南六环 为南界,强调多样性,中等紧 凑度和中等开发度的城市形态 为主体。
旅一 游条 路笔 线直 的
北京中轴线对城市空间 结构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 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 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 造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 游泳中心(水立方)。再向北,穿过奥 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
北京依托中轴线,发展多中心,从北到南形成三个独立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