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实验对照
• 实验对照是指: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处 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 例如:碘添加实验
自身对照
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
主要适用于慢性病对症治疗性研究。受试对象自身在试验
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最后对比两种 药物的疗效。 前后两个阶段需有足够的间隔期。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是将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研究
者人为控制的措施或某因素给予实验组研究
对象,而不给对照组研究对象该措施,然后 以评价该措施的效果,或该因素与某病的关 系等。
进行追踪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结局,
• 流行病学中常将由暴露产生的
效应称为结局,包括各种临床 疾病、检查异常、出现某种症
标准对照
用现有标准方法或者常规方法,或者现有标准或参考值作 为对照。 常用于某种新检验方法是否能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二、随机化原则
• 即总体中的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 中,或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 照组中。
为什么随机分配?
随机(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是为了:
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效果考核、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接受处理因素的是个人
社区实验(community trial )
以群体为单位的预防试验
按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划分
真实验(true experiment)
自愈和安慰剂效应问题,排除试药以外因素的干扰,它常与
盲法结合使用,便于保密。安慰剂只在研究的疾病尚无有 效药物治疗或使用安慰剂后对病情、临床经过、预后影响 较小时使用。
空白对照
• 空白对照是指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常用以评定测量方
法的准确度,观察实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
• 在临床实验中,因涉及伦理道德问题,不宜用空白对照。
随机抽样、随机分配 干预 随访 平行试验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
不设对照(自身对比,历史对照,指定对照) 虽设置了对照,但分组不随机;
四、实验性研究的基本要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包括受试对象、 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三个部分,此即实 验性研究的“三要素”。
临床试验设计的三要素
理的,如药物干预、健康教育、新手术方法。
与处理因素相对应的是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又
称为非处理因素,可以干扰处理因素和实验效
应间关系的观察与分析。
(三)实验效应
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结局, 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内容。 指标的观察应避免带有偏倚; 选择原则:
指标的客观性; 指标的灵敏性; 指标的精确性; 指标的特异性。
例如:为了观察经常吃炸薯条对儿童体 重的影响,刻意通过调查和比较经常吃 炸薯条的儿童和不经常吃炸薯条的儿童 的体重状况(如肥胖等),从而获得结 论。
在上述的研究当中,被观察者没有 受到研究者的干预,属于观察性研究。
例如:研究者将儿童按家庭生活水平分 为有可比性的两组,A组按研究者的要 求吃炸薯条,B组不吃炸薯条,经过一 段时间后,再比较两组儿童的肥胖率。 在上述的研究当中,被观察者受到 研究者了的干预,属于实验性研究。
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的作用
验证病因假设
评价预防措施和预防接种效果 考核新药或新疗法的效果
实验性研究的四特点 :
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可随机分组 (随机性) 观察方向是前瞻 (前瞻性);
设平行的对照组 (均衡性)。
实验性研究的主要类型
分类
按研究场所或研究对象分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状或体征。
设计思路
干预措施 不合格及已经发生 结局 研究人群 对照组
随访期
有结局
实验组
无结局
有结局
无结局
随机分组
对照措施
先观察到暴露,再随访观察结局
实验性研究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实验性 研究分为基础实验(分子、细胞、
器官等)、动物实验、人群实验。
人群实验:又称为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或干 预研究,是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 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
举例:
研究对象 研究因素
药物 糖尿病病人 血糖
效应指标
(一)受试对象
又称为实验对象。受试对象应满足两个基
本条件:
对处理因素敏感;
反应必须稳定。
必须对受试对象作严格的规定,以保证同
质性和代表性,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通
性核推广价值。
(二)处理因素
又称为干预因素或干预措施;
处理因素可以是生物的、化学的,还可以是物
☺排除人为因素
☺具备可比性 ☺消除混杂影响
☺估计抽样误差
• 常用随机分组方法有: 简单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整群随机分组。
三、盲法原则
1、单盲试验设计;
2、双盲试验设计;
3、三盲试验设计。 盲法是为了减少来自与实验有关的各种人员在知
晓实验分组情况下产生的偏倚
1、单盲临床设计:
是指在研究中,只有研究者知道具体的分组情况,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要求
1.掌握实验性研究的概念、特点、临床试验的类型和三大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2.熟悉实验性研究的类型及优、缺点,临床试验的设计;
3.了解样本量的估计,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指标。
观察:是利用一些方法,在不干预、
自然的情况下,对自然现象或过程的 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和分析。
实验:是采用一些方法改变自然现象,从而 使一些本来在自然情况下并不显露的现象表 现出来,即在一定条件下,研究者改变一个 或多个研究因素,并前瞻性的观察其效应的 研究。 观察性研究并不刻意地改变研究对象的自然 暴露,而在实验性研究中,为了达到研究者 的目的,对研究对象刻意安排了特殊暴露。
实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 对照 随机
盲法
重复
(一)对照的原则
1.设置对照的意义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通过对比才能鉴别研究因素 与非研究因素的差别,才能消除和减少研究的误差,
得出可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2.对照的类型
安慰剂对照
空白对照
实验对照 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
安慰剂对照
• 所谓安慰剂是外形、颜色、大小均与试药相近,但不含任 何有效成分的制剂。使用安慰剂主要解决试验新药时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