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结构计算书

路面结构计算书

一、主要技术标准、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小区内道路(路面结构按公路四级标准计算)。

(2)设计行车速度:20km/h,特殊路段5~15km/h。

(4)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5)设计基准期:20年。

(6)交通等级:轻级。

(7)结构物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8)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

(9)抗震设防:沿线地区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简易设防。

二、设计依据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4)、路面结构计算软件:HPDS2006。

三、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设计内容: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变异水平的等级: 中级
可靠度系数: 1.05
面层类型: 普通混凝土面层
序路面行驶单轴单轮轴载单轴双轮轴载双轴双轮轴载三轴双轮轴载交通量号车辆名称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
(kN) (kN) (kN) (kN)
1 标准轴载0 0 1 100 0 0 0 0 6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59 车道分配系数.85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62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4.5 %
混凝土弯拉强度 4.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29000 MPa
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5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Ⅳ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86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89
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路基上修筑的基(垫)层
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级配碎砾石200 300
2 新建路基30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 71.7 MPa
中间计算结果: ( 下列符号的意义请参看“程序使用说明”)
HB= 170 r= .676 SPS= 2.11 SPR= 3.64
BX= .88 STM= 1.86 KT= .49 STR= .91
SCR= 4.55 GSCR= 4.78 RE= 6.22 %
HB= 177 r= .703 SPS= 1.99 SPR= 3.44
BX= .83 STM= 1.84 KT= .49 STR= .9
SCR= 4.34 GSCR= 4.56 RE= 1.33 %
HB= 179 r= .711 SPS= 1.96 SPR= 3.38 BX= .83 STM= 1.86 KT= .49 STR= .91
SCR= 4.29 GSCR= 4.5 RE= 0 %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3
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20 年
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21298
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轻交通等级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71.7 MPa
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179 mm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普通混凝土面层180 mm
---------------------------------------
级配碎砾石200 mm
---------------------------------------
新建路基
有关符号的意义:
HB-----拟定的混凝土面层厚度(mm)
r------混凝土面层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
SPS----混凝土面层的荷载应力(MPa)
SPR----混凝土面层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BX-----温度应力系数
STM----混凝土面层的温度应力(MPa)
KT-----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STR----混凝土面层的温度疲劳应力(MPa)
SCR----混凝土面层的综合应力(荷载疲劳应力与温度疲劳应力之和)(MPa)
GSCR---可靠度系数与混凝土面层综合应力的乘积(MPa)
RE-----GSCR与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相对误差(%)
四、基层、路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新建基(垫)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
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1
基(垫)层及路基交工验收综合影响系数: 1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级配碎砾石200 300
2 新建路基30
第1 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05.7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310.5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
设计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