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建设作者:姜焕尧来源:《中州体育》2013年第11期【摘要】文化是体育的灵魂,文化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

缺失文化的体育是残缺不全的,甚至会导致运动者的畸形发展。

2013年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完善前期发展,承上启下完成目标的一年,它的主题就是“保民生、促和谐”,而体育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本研究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出发,论述了体育的文化价值、表现形式以及社会转型期的体育文化建设,旨在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文化;建设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摆在了历史的高度,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浪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同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上作了主题报告,提出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前提下,提出我国的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思路,大力加强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让体育成为一种先进文化的传播符号,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价值。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它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中就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普及体育精神的过程中,弘扬着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助推剂。

1体育文化的内涵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就要追溯到它的上位概念,即文化。

“文化”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以及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整体,它是一个有机系统。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体育,于是就产生了体育文化。

它指的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研究体育与文化的关系,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体育文化现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体育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

2体育的文化价值2.1振奋民族精神,表现民族自尊在竞技体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要保持繁荣昌盛,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然弘扬民族精神。

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的巨大推动力,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价值具有独到功效。

一次重大国际赛事的成功与否,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可以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可以为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为国家的腾飞、民族的昌盛提供难以估量的精神力量。

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让中国一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奖牌榜单上的排名,无不体现了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和风采,更好地传递了民族精神,弘扬了体育文化。

2.2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体育文化的功能随着体育运动形式的日益丰富也将不断地发生变化。

通过与时俱进的前行与发展,推动和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这也将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所必不可少的永恒条件。

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地寻求一种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通过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诉求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态势。

2.3创造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局面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一种象征。

相当数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体育文化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无论从减少社会犯罪率,协调人际关系方面,还是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们文明素质程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群众体育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体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普及体育文化知识、宣传体育精神、增强人民体质、传承和谐精神等具有重要功效。

2.4增进和调节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化趋势的浪潮使体育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重要的交往手段。

体育比赛以其独有的魅力,拉近了不同种族间的距离,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和谐国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体育比赛中蕴含的文化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通过比赛传递的那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这种文化是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对于维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作用。

3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3.1体育建筑文化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哲学观念、伦理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美学思想、行为心理、环境意识等多方面精神因素的外在体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建筑实践的迅速发展,体育建筑文化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且日益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可以说,建筑实践的发展正在推动着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也将会促进建筑实践的发展。

体育建筑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日益向人们展示出它特殊的风采。

3.2体育器材文化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体育器材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随着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体育器材行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制造工艺、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航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根本的变革,使传统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体育器材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3.3体育运动服装文化用服装来保护身体,不但是人类极好的生活手段及经济手段,而且是提高人类文化的手段。

服装在人类生活中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和文化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服装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随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服装的发展变化。

体育运动服装是整个人类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是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

3.4项目体育文化任何体育项目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其中凝聚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

因此,流行时间长和传播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体育项目都包含着不同区域和时代人们的体育情感取向和体育审美观念等浓望的体育文化意味。

3.5体育观众文化在当今竞技体育的生长要素中,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体育观众。

体育观众文化,不仅表示竞技体育赛事进程中观众的心理和行为的总体,也包括围绕竞技者和观众甚至管理者多方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看台和传媒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心理需求的特殊的社会集群和社会文化现象。

4解读体育文化的建设4.1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4.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分当前体育文化已被纳入《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把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题。

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努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等。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作为促和谐、保民生的特殊文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4.1.2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体育文化建设维系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如:一次大型的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女排在世界杯的决赛期间,群众的关注程度非常搞,使得社会犯罪率大大降低,社会环境趋于稳定,这足以看出体育文化建设对社会安定团结所起到的作用。

4.1.3建构民族精神支柱的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的攻坚阶段契机下,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早已经从简单的身体角逐演变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升华为国家面貌与综合实力的展示。

4.1.4展示综合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体育作为展示国家实力的手段,并通过体育来壮大国威。

拿日本、韩国来说,他们国家的高速发展都是靠加强文化建设(软国力)来进行。

他们除了提出“科技创造立国”“教育立国”等口号,同时更加注重体育的发展,加强国民素质的发展。

其结果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体育文化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4.2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必然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和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前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契机下,体育文化建设不能没有依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4.2.1主体性原则人是文化的主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育文化无疑是由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创造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理所当然是体育文化的主体。

这一界定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它来源于人们大众,依托于人民大众,这也是今后体育文化建设的总的价值取向;二是判断、评价体育文化建设好坏的客观标准是人们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理论来自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测真理的标准。

4.2.2系统性原则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责任,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它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事业。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体育文化建设的系统网络,才能发挥系统功能,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4.2.3融合性原则融合与服务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有效的服务才能达到全面的融合,而只有准确的融合才能有良好的服务。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离开了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将走入歧途,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

同时体育文化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威,经济则要为体育文化发展助力,通过互生机制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

4.2.4开放性原则体育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与外界密切联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

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向前发展。

因此,通过不断地开展对外交流,并立足自身优势,体育文化建设才能和谐有序地展开。

4.3体育文化建设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共生互动效应4.3.1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效应体育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从属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体育文化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为体育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它为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文化渗透和精神重塑的作用。

在这种双重作用的驱使下,有效地带动了物质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同时自身的发展也稳定前行。

4.3.2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当前体育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这种文化效应越来越明显。

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格局。

5结论综上所述,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活动,从诞生之时起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彰显出其文化建设的巨大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