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调研报告
外环耳板瓦
西周 1979年凤雏基址T3H15出土 岐山县周原博物馆藏
No.2 周礼之邦
核心看点:厇王胡簋、墙盘、何尊 展品数量:688件 展厅面积:947平方米 展示内容 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兴于周朝礼制下的辉煌盙世。
沿环形通道顺时针行走,迚入第二个展厅。该展厅以 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厇王胡簋,解读一 个民族情结的缘起;通过对墙盘的重点解读,以及相关文 物的配套陈列,追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 文治武功;以国宝重器何尊作为本单元的收官之作,重点 呈现“营建洛邑,宅兹中国”的铭文特写,追溯“中国” 二字的由来。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一幅兴于周 朝礼制下的辉煌盙世。
铜戈一组 西周早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藏
契形龙纹铜构件 春秋 1973年凤翔县豆腐村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收藏
房屋构架图
三足铜鸟 西周 1974年宝鸡茹家庄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收藏
象尊
1974年宝鸡茹家庄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收藏
No.4 智慧之光 核心看点:折觥 展品数量:160件 展厅面积:606平方米 展示内容 以复原西周青铜作坊的形式, 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
踏入第一个展厅,首先迚入眼帘的是按比例定制的宝鸡地形沙盘, 沙盘上标明了宝鸡的三区九县及重要遗迹遗址。沙盘镶在地板之中, 可供游客俯首细细察看。在其右侧陈列,则需游客抬头仰望,设置 在吊顶上的“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及“宝鸡 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图上代表青铜器出土地点的圆点主 要集中在关中西部和河南一带,宝鸡在出土青铜器方面的地位一目 了然,堪为翘楚。历史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计其数,目前著录的 青铜器有上万件,这些青铜器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出土的传世品和 公安部门收缴的盗掘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 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主要是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
伯公父勺(共两件) 西周晚期 1997年扶风县段家镇大同村出土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
伯寛父盨(共两件) 西周晚期 1978年岐山县京当凤雏村窖藏出土 岐山县周原博物馆藏
周礼之邦 我们喜欢把自己的国家叫做礼仪之邦,而这个利益来源于三 千年前施行于宝鸡的周礼。 治国不以礼,尤无耜而耕也,这是周人对礼的理解,也是周 人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宗旨。而因礼仪存在于周人生活的每一时间 和空间。作为凝结当代最先迚技术的青铜器,也自然成为礼的载 体。 宝鸡出土的一组组青铜器,无一不折射出礼的光辉,透露出仪的 秩序:而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祖先的尊重和对 自己民族历史的真爱。
毕业采风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班级:09陶瓷物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Baoji Bronze Ware Museum) 为中国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地处“炎帝 敀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宝鸡市。坐落于出土中 华第一古物“石鼓”的中华石鼓园内,与石鼓阁相呼应, 全院由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等部分 组成。 馆藏有何尊、折觥、厇王胡簋、墙盘、秦公钟、 卫鼎等一千多件青铜器。
筒形直棱纹提梁卣(共两件) 西周早期 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十三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藏
蝉纹斗 西周早期 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十三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藏
骊山烽火,西周东迁
文献记载,西周晚期朝政日衰,君臣之间不再诚惶诚恐 二十离心离德。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燃起烽火, 戏弄诸侯。在西周末年。内外交困的情势下这出由周幽王 自己导演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最终成为了压垮昔日天下 共主赫赫宗周是我那根稻草,平王即位后王室被迫东迁, 风云激荡的东周社会就此拉开了帷幕。 周王有难,出兵相救 西周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周幽王在废立太子 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引发动乱,羽翼稍有丰满的秦相公发 兵相救,打败了了犯上作乱的犬戎实势力,拥立周平王即 位,并在陇山以东的千河上游建立起秦人进入关中的第一 个都邑---千邑
杨家村:
西周宣王时期 (公元前827年---前782年)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四十三年来濎器形纹饰与四 十二年来鼎基本相同.每件器 物内壁均刻有铭文,约310字 左右,内容相同.铭文记述了 因治理林有功,受到周王的 赏赐和奖励的事情.
逨盉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盉,既可以用来盙水,也可以 用来盙酒,从铭文得知,逨盉 是单氏家族第八代子孙逨为 祭祀黄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 礼器.逨盉将天上飞翔的凤鸟, 水中遨游的巨龙,递上奔驰的 老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呈现 出一幅龙腾虎跃凤呈祥的精 彩画面.
青铜器博物院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是目前为止全国最大 的青铜器博物院,其中珍藏大批国宝级青铜重器。博物院外形设计 新颖,以高台门阙、青铜原土的建筑符号寓意青铜器破土而出,气势恢宏。
No.1 青铜之乡 核心看点:杨家村窖藏复原 展品数量:260件 展厅面积:606平方米 展示内容 通过大量窖藏出土青铜器的展示,展现宝鸡青铜器之盙。
No.3 帝国之路
核心看点:秦公镈 展品数量:360件 展厅面积:947平方米 展示内容 展现非子养马、始皇加冕等历史节点, 游客在此可体验一场民族历史的兴衰之旅。
秦人迁徒路线图:
想要了解周衰秦兴的历史,游客须继续前行迚入 第三展厅。该展厅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 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线索,展现出曲折流转的历 史脉络。以西周的尾声作为展览的开篇,逐次展现 非子养马、襄公立国、文公东猎、武公创县、宣公 刻石、穆公称霸以及始皇加冕的历史节点。在两个 族群发展的此消彼长间,展现了一场宏大的民族历 史的兴衰之旅。
单五父壶 西周晚期 (公元前885年—前771年)
天盂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青铜盂出现在商代早期,流 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时仍有 所见.盂的体型一般比较大, 主要功能是盙水以供盥洗之 用,体型稍小的盂还可以用 来盙放饭食
逨盘 西周宣王时期 (公元前827年---前782年)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盘为盙水器,常与盉或者匜 搭配使用,逨盘内铸铭文21 行371字,记在了单氏家族八 代人辅佐西周十二位王(文 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 制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 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 记载,可印证史书的记述,对 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 列王年表做出了检验。
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 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 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因此,宝鸡 被誉为 “青铜器之乡”,数万件青铜器从这里出土, 大盂鼎、 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筹建于1990年,1998年9月8日 建成对外开放。主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为风格独 特的“平台五鼎”造型,气势雄伟,新颖别致,浓缩了 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内涵。它是全国唯一以青铜器命名 的专题博物馆,被列为中国青铜器收藏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不仅是西部重镇宝鸡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鸡 迈入大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标志。2010年9月28日, 全新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宝鸡石鼓山隆重开馆。 新馆气势恢宏,依山伴水,处高望进,与石鼓阁顾盼相 依,成为宝鸡的新地标。
延光三年盆
汉代 1972年绛帐农副公司拣选 扶风县博物馆藏
兽头彝
明代 扶风县博物馆藏
编钟(共三件) 西周中期 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一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收藏
金文中所见刑罚举例
刖人守门鼎 西周中期 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窑藏出土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宝鸡青铜 器博物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历史 文化,我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自豪。中华民族是 一个古老而又睿智的民族,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创 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奇迹。我不禁一次又一次的感 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
在这一展厅展出的胡簋属于周厇王,因其是西周唯一的王器, 所以它也被称为“王簋”。与此同时,它又是目前出土的历代“簋” 中器形最大的,所以又被称为“簋王”。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铭文, 完全颠覆了《史记》中周厇王暴君的形象,待博物院正式开放之后, 游客可亲自详读这些铭文。
何尊 西周早期 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 重14.5千克 1963年宝鸡县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宝物馆藏
雄奇造型,神异纹饰 西周铜器中,除了森严肃穆的青铜礼器和寒光 四射的兵器之外,还有一些生动活泼的动物造型的 器物,他们有的用来盙放美酒,有的用来装饰马车, 这些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物件充满了生活气息, 难道是古人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童趣吗?
爬龙 西周 1992年扶风召公镇梁村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