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染色技术

微生物染色技术

27
Page 27
(六)革兰氏染色各步骤的要求
1、载玻片的要求
载玻片应清洁干净。 常规工作中可将载玻片清洗干
净后浸泡在95%酒精中,随 用随取。
28
Page 28
2、涂片的要求
滴一滴无菌水在载玻片中央, 准备涂片;或用接种环沾3-4 环无菌水,用于涂片。
无菌水不宜过多,否则后续的 干燥时间增多。
红色
2#
球状
紫色
结果判断 G-杆菌 G+球菌
报告:经镜检,该细菌为G-(革兰氏阴性) 杆菌。
26
Page 26
(五)操作注意事项
1、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涂片时,滴生理盐 水不要过多,挑菌量宜少,涂片要均匀,菌
? 膜宜薄。
2、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 3、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 4、选用幼龄的细菌。
17
Page 17
(一)革兰氏染色流程
涂片 → 干燥 → 固定 → 染色 → 镜检
初染 → 媒染 → 脱色 → 复
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

碘液媒染1min,水洗
乙醇脱色20秒,立即水洗至无色
番红复染1min,水洗
18
Page 18
(二)革兰氏染色原理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显微镜下 观察发现,有些种类细菌呈红 色,有些种类呈紫色。
31
Page 31
5、涂片为什么要薄而均匀,不能过厚?
涂片过于浓厚,可能会脱色不 足,导致假阳性结果,菌量过 大也不利于菌体排列方式的观 察。
左下角,太厚而不能脱色
同理,不均匀也会在局部过厚, 颜色不一,难以判断。
32
Page 32
5、涂片为什么要薄而均匀,不能过厚?
过少可能难以观察到标本菌。
Page 5
一、单染色法
简单染色的基本程序: 涂片 → 干燥 → 固定 → 染色
→ 水洗 → 干燥 → 镜检
6
Page 6
涂片
7
Page 7
干燥 自然干燥;或者在酒精灯上方
稍微加热至干燥。 固定 过火焰2~3次。
8
Page 8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 其目的有二: 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
四、实验步骤
1、菌落形态观察: 2、细菌简单染色:
3、➢细注滴菌加意少革:量兰水菌氏落染颜色。色、湿度、形状、大小、透明度 、➢染颜色色过、程边:缘是否规则等特征。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1min)→水洗→
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挑取菌体
涂片
干燥
涂片:取菌量不能太大
干燥:自然干燥
固定 水洗:水流染色不能直Pa接ge 1冲2 在水洗涂菌1处2
29
Page 29
3、制作涂片时,菌落要符合什么要求?
革兰氏染色所用的应是不超过 24小时的培养物。
培养时间过长,阳性菌有部分 菌体老化,细胞壁不完整,染 色呈红色。
Page 30
一种菌两种颜色,难判断
30
4、制作涂片时,菌落要符合什么要求?
革兰氏染色所用的应是单菌落, 不能取菌苔。如果挑取的菌落 /菌苔中多于一种细菌,结果 将难以判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
3
微生物染色法的分类
单染色法:只用一种染料染色, 也称普通染色法。用于微生物 形态的观察。
革兰氏染色法:用两种或多种 染料染色,也称鉴别染色法。 用于微生物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晶紫染色
Page 4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
4
芽孢染色法 鞭毛染色法 荚膜染色法 霉菌染色法
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
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有的形
9
Page 9
染色 以刚好覆盖菌膜为宜;放置几
分钟。 水洗 不能直接冲洗涂面;水流要小。
10
Page 10
干燥 室温自然干燥或吸水纸吸干
(只能按压,不能来回擦) 镜检 低倍 → 高倍 → 油镜
11
Page 11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磷壁酸 主要成分

肽聚糖网 较多,交联 较少,交联度
Hale Waihona Puke 层次致密差外膜


类脂


21
Page 21
细胞壁的差异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细胞壁的成分、结构的差异带来了性质差异。 乙醇短时间浸泡,能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外膜和部分细胞
壁;但对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破坏不大。
22
Page 22
细胞壁的差异使不同类细菌染上不同颜色
微生物染色技术
一、染色技术
为什么微生物要染色?
目的1: 强化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反差
细菌透明,染色后才易于观察。
炭疽杆菌 酚复红染色
Page 2
金黄色葡马萄拉球色菌 结耳晶道紫未染染色色
2
目的2: 微生物的鉴别、组织的形态观

如鉴别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还是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Page 3
各类型细菌 结晶紫染色
显微镜下无色 细菌被染上紫色
碘液媒染
颜色基本不变
乙醇洗脱 番红复染
有些细菌被脱色
脱色的细菌被染 上红色
23
Page 23
(三)染色结果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24 Page 24
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25 Page 25
(四)结果记录报告
细菌 细菌形态 颜色
1#
杆状
操作练习
制作细菌涂片一个;并用显微 镜观察。
附步骤: 涂片 → 干燥 → 固定 → 结晶
紫染色1min → 水洗 → 干燥 → 镜检
15
Page 15
二、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复染色法, 在微生物分类、鉴定、检测中 具有重要地位。
Page 16
临床鉴定细菌的步骤
16
GB4789.3-2003大肠菌群检 测中,革兰氏染色是其中的必 要一步。
因此,革兰染色制片时菌量不
宜太多也不宜太少,涂片薄厚
应均匀一致。
过多
33
Page 33
适中
6、涂片范围为什么不能过大?
涂片范围过大,易造成颜色不一,难以判断。 原因:脱色后,难看清涂片范围,又因范围过大,复染
干燥
Page 13
曲霉的染色显微结构
13
安全警示
1.加热固定时要使用载玻片夹子,以免烫伤。不要将 载玻片在火焰上烧烤时间过长,以免载玻片破裂
2.使用燃料时避免粘到衣服上 3.放线菌和霉菌制片要减少空气流动,避免吸入孢子 4.实验完毕后洗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二甲苯为有毒物质。
14
Page 14
为什么呢???
19
Page 19
革兰氏染色后细菌呈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是细胞壁的差异! 一些细菌的细胞膜外有一层细
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膜外有 一层细胞壁,还有一层外膜。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20
Page 20
它们的细胞壁还有什么差异?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厚度 20~80nm 10~15n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