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染色法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
微生物染色法
Figure
Figure 1 - A Gram stain of Gram + Staphylococcus cells.
Figure 2 - Gram stain of Gram - E. coli cells
微生物染色法
染料
多数染料都是中性有机盐。据着色基的不同可分为 以下类型:
2、颜色
3、透明度
4、表面状态
5、质地
6、边缘形态
7、隆起形状 (正面观)
微生物染色法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numbered colonies and examined microscopically
微生物染色法
(三)影响菌落形态的因素
各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其形态特 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专一性,因而可以作为识别、 鉴定菌种的一个依据,但也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观察时应加以注意。
微生物染色法
2020/11/14
微生物染色法
负染色
微生物染色法
简单染色
制备涂片标本→染色
涂片
干燥
固定
镜检
水洗、吸干
染色1min 微生物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
步骤:
结果:
涂片固定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结晶紫初染
1、邻近菌落 2、培养时间 3、培养基成分 4、培养温度
微生物染色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4
微—带正电染料。其阳离子部
分为发色基团,可与细胞中带负电的组分结合。如Crystal violet, Safranin, Methylene blue等。
②酸性染料(Acid dye)—带负电染料。其阴离子部
分为发色基团,可与细胞中带正电的组分结合。如Eosin, Congo red , Acid fuchsin 等。
③脂溶性染料—如Sudan black。
微生物染色法
四、细菌的繁殖
方式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一般为无性繁殖,二分裂法。
➢ 同形裂殖:裂殖后形成的子细 胞大小相等。
➢ 异形裂殖:分裂产生两个大小 不等的子细胞。
细菌分裂过程:
➢ ①菌体伸长,核质体分裂
➢ ②形成横隔壁
➢ ③子细胞分离
☆少数有菌毛的菌可进行有性繁殖
微生物染色法
五、细菌的群体形态
(一)种类:
▲固体培养时的群体形态: ① 菌落(colony) ②单菌落(clone) ③菌苔(lawn)
culture plate
▲液体培养时的群体形态:
微生物染色法
(二)菌落形态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其菌落特征不同。同一种菌在
不同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也不尽相同。菌落的特征包括: 1、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