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实务-教学大纲

经济法实务-教学大纲

《经济法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法实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
开课院(部):本课程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投资学、金融学、贸易学开课学期:
先修课程:金融学、投资学等
一、课程简述
1.课程性质
《经济法实务》是投资学、经济学等学科高职高专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等环节,使学生获得经济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和经济行为为对象,全面深入研究这些主体和行为的法律规范,对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及其因此而形成的经济法律制度进行理论诠释和实践引导。

3.课程目标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理论知识,熟悉我国主要经济法律如公司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中的
相关内容,熟练解决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不仅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使其在今后经济管理或其他相关工作中知法守法,而且能够较为独立地从事经济法规方面的实际操作和运用,成为熟悉经济、通晓法律、善于经营的复合型经济人才。

二、课程要求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
(1)课堂讲授法,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观点。

(2)案例分析法,即精选了大量典型案例,以案例带动理论知识的阐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选择电视经济法制类栏目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视角去分析经济问题。

(3)课堂讨论、辩论法,即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分组课堂讨论、相互辩论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4)课外延伸阅读和法务实践方法,即开列思考题目及推荐书目,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参考书目;同时在条件允许时组织学生进行法庭审判观摩,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熟悉法律审判程序,掌握基本审判技巧,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5)在条件具备时聘请相关专家指导,以专题讲座、热点座谈、实务指导等方式,扩大学生经济法律实务视野,夯实经济法理论基础。

2.教学手段
本课程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具体运用上:
(1)通过制作幻灯片,突出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经济法理论和法规的直观性。

(2)下载各种媒体录制与经济法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案例来进行教学,主要选取各电视台节目中的相关经济法案例,进行相应的编辑后在课堂上播放。

(3)利用多媒体网络和教材上的二维码,教师可以精选实时发生的典型案例,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还可以直接通过多媒体网络连接的方式,直接进入“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电视台法制栏目网站及“北大法宝”、“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精选与本课程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中展示,从而创设教学情景,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3.课外作业
本课程以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等多种题型对每一章辅以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每一章的熟悉度和理解力。

4.辅导答疑
主要利用多媒体网络交互性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QQ、电子邮件等直接进行双向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讨式或发现式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本课程命题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内容与范围为依据,保证试题的信度与效度,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票据法、商标法、专利法、劳动法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具体法律问题的处理能力,做到命题覆盖面广,题型结构科学,题量适当,难易适中,不出偏题、怪题,减少单纯对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核,力求使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试卷中不同难易层次题量的参考比例为2:5:2:1(容易:一般:较难:难)。

(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闭卷,占60%),平时成绩(占40%,由期中考试或小测、考勤、作业构成)。

期末考试一般采取闭卷方式,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

三、教材或者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王琳雯,李良雄.经济法实务(第3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 徐孟洲,孟雁北.2018.竞争法[M].3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