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精品

最新-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精品

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我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成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我县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结合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有效途径,实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二、具体目标㈠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

多年来,我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我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基础。

但是,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各级领导干部和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仍然还有较大差距。

在今后的五年里,要按照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等政治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班子团结,努力提高解决自身问题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5、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宏观决策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加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使多数领导班子成员具备多岗工作经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善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6、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

到2019年,全县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80%;乡科级领导干部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50%,其中,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大专以上的达到95%以上,大学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60%。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均具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

7、遵纪守法,廉洁勤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模范遵守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省、州党委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依法行政,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恪尽职守,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㈡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结构,努力提高整体水平。

1、在专业知识结构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形成门类相对齐全、专业合理的结构,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知识和专业优势,使领导班子成员成为分管工作的内行,党政一把手和多数党政班子成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在年龄结构上,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

县级党政班子以40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班子结构由45岁、40岁、35岁左右干部组成的梯次配备;乡镇党政班子保持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班子结构形成由40岁、35岁、30岁、25岁左右的干部组成的梯次配备。

㈢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非党干部
的工作力度。

1、抓好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从现在开始,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30岁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正职中30岁左右的应有一定比例,平均年龄35岁左右。

2、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一是采取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交流轮岗等不同形式,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大选拔力度,打破数量上的不平衡。

3、加大对妇女、非党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到2019年,在县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中各有1名非党领导干部的左基础上,政协班子中要实现非党副职干部人数多于党员副职干部比例;县属科级领导班子中,妇女干部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加,尤其是部门正职的女干部数量要有所增加,县属科级领导班子中的非党干部比例也要进一步增加;乡镇党政班子中至少有1名妇女干部,乡镇政府班子中至少有1名非党干部。

三、保障措施㈠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建设和党性党风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1、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规划,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打牢理论基础。

以省、州党校、行政院校和县委党校为依托,积极选送干部参加省、州党校进修学习和理论培训,紧紧围绕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领导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等,对乡科级领导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每2年将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轮训一遍。

要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坚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增强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接待日制度、调查研究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3、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长效机制。

㈡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乡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1、按照《××县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意见》的要求,以培养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为目标,按照正职1:2,副职1:1的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切,并切实加强教育培养工作。

2、加大党政一把手后备人选的培养力度。

把他们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提高他们的宏观决策、领导经济和驾驭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

3、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教育管理。

健全“备用结合”的干部选拔作用机制。

要针对党政后备干部特点和班子建设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进培养方法,落实培养措施。

做到抓班子建设,同时抓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干部工作,同时研究后备干部工作;考察现职干部,同时考察后备干部;调整班子成员,同时特色补充后备干部。

提拔干部时,必须首先从后备干部中挑选。

通过实行年度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及时调整培养方向。

对表现较好、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推荐提拔;对表现不好的,要及时调(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整出去;对因提拔调整、调动等原因出现缺额的,要及时补充进去。

㈢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

1、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

根据干部培养目标和计划,充分发挥干部交流在培养锻炼干部、改善领导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