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解析: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 图比例尺为 1∶400 万,B 图比例尺为 1∶8 000 万, 题 读图可知: ∶ ∶ 比例尺为分数,分母越大,比值就越小, 图比例尺。 比例尺为分数,分母越大,比值就越小,可以判断出 A 图比例尺大于 B 图比例尺。 第(2)题,学校范围太小,而图中比例尺太小,若用此比例尺绘学校平面图, 题 学校范围太小,而图中比例尺太小,若用此比例尺绘学校平面图, 内容就太简单,图幅极小,因此不合适。 内容就太简单,图幅极小,因此不合适。第(3)题,运用比例尺的公式计算, 题 运用比例尺的公式计算, 图上距离 绘图纸的长(或宽) 30 cm(或20 cm) 绘图纸的长(或宽) ( ) 1 即比例尺= 即比例尺= = = = 。 学校实际长度(或宽度) 实地距离 学校实际长度(或宽度) 300 m(或200 m) 1 000 ( ) 路程 来计算, 第(4)题,根据时间= 题 根据时间= 来计算,首先根据 A 图中比例尺来计算出实际路程 速度 120千米 千米 千米× = 千米; 小时。 即 40 千米×3=120 千米;然后求时间即 =1 小时。 120千米 小时 千米/小时 千米
定 方 向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 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 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 正西的关系。判定东西方向, 正西的关系。判定东西方向,首先 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 要选择劣弧段 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 于180°的弧段 ,再按地球自西向 °的弧段), 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2)图示中 A 点到 B、P 两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 图示中 、 A.AEB . C.AEB . ADP B.ADP AEB . ACP D.ACP AFB .
(
)
解析: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即向正南、 解析:第(1)题,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即向正南、正北走的 100 千 题 米所跨的纬度都相同。②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即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故东西 米所跨的纬度都相同。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即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距离相同的两个地点,在较低纬度所跨经度数小,而在较高纬度所跨的经度数大。 距离相同的两个地点,在较低纬度所跨经度数小,而在较高纬度所跨的经度数大。 如右图: 如右图:第(2)题,球面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是沿大圆所在的劣弧距离,则 A 点到 题 球面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是沿大圆所在的劣弧距离, B 点的最短距离是 AEB,A 点到 P 点的最短距离是 ACP。 点的最短距离是 , 。 答案: 答案:(1)D (2)C
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 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 纬线为圆弧线, 纬线为圆弧线,经线 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② 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②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 极点, 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 还是北纬度③ 还是北纬度③依据自转方 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 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 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 经纬网的应用
1.比例尺的大小及其影响 . 比例尺的大小: (1)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比值大的比例尺大,比值小的比例尺小。 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比值大的比例尺大,比值小的比例尺小。 (2)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其所示的范围越小,所表达的内容越详细。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其所示的范围越小,所表达的内容越详细。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3)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实地范围相同时 2.比例尺的缩放 .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1 1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1 1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 ) n n (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 后图幅面积的倍数 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 到倍数的平方。 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放大 或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 或缩小 到倍数的平方。 或缩小 后图幅面积的倍数, (3)实地面积的计算 实地面积的计算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 地图比例尺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 2
第一部分 知识综合篇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1.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因其实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蕴含的信息量 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因其实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 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 大,解题过程灵活,最能体现“能力立意”和“新课改精神”,使其 解题过程灵活,最能体现“能力立意” 新课改精神” 成为命题人所青睐的对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成为命题人所青睐的对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地形剖面 图、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等,是近几年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从命题形 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等,是近几年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 式上看, 式上看,用各种形式的等高线地形图提供资料设置具体情境是近年来 高考命题的重要手段。从能力要求上看, 高考命题的重要手段。从能力要求上看,由过去单一考查等高线地形 图判读转向以地形图为命题背景、 图判读转向以地形图为命题背景、多角度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能 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的能除了极点外, 地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
定 位
一定的经度和纬度, 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 位的重要方法。 位的重要方法。如北回归线经过北 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 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 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 我国华南地区、 图中甲、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 的经纬度分别为(0° ° 、 的经纬度分别为 °,0°)、 (20°E,40°N)、 ° ° 、 (40°E,0°)、 ° °、 (60°E,20°S); ° ° ;
2.地球的宇宙环境侧重于地球宇宙环境的探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宇宙环境侧重于地球宇宙环境的探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宇宙环境侧重于地球宇宙环境的探测 3.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内容上看,地球自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内容上看,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 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黄赤交角、 长短的变化是历年高考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从考查形式上看,有两大规 长短的变化是历年高考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从考查形式上看, 律:一是直接以光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以社会热点问 一是直接以光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 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试题设计。侧重于考查考生的 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试题设计。 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比例尺的大小与缩放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比例尺 大于 大于或小于 图比例尺。 图比例尺________(大于或小于 图比例尺。 大于或小于)B图比例尺 图比例尺
(2)若用图中比例尺画你学校的平面图合适吗?为什么? 若用图中比例尺画你学校的平面图合适吗?为什么? 若用图中比例尺画你学校的平面图合适吗 答:不合适;图中比例尺太小,无法表示学校内具体事物。 不合适;图中比例尺太小,无法表示学校内具体事物。 (3)假设你所在学校面积为 假设你所在学校面积为300 米×200米,绘图纸的大小为 , 假设你所在学校面积为 米 绘图纸的大小为20 cm×30 cm, × 你认为选用的比例尺应为多大? 你认为选用的比例尺应为多大? 答:1∶1 000 ∶ (4)若火车以 千米 小时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少时间? 若火车以120千米 小时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少时间? 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 若火车以 (注:两城市图上距离为3 cm) 注 两城市图上距离为 答:1小时 小时
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 ①横线(或弧线 一般代表纬线,由 横线 或弧线 一般代表纬线, 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 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 度 竖线(或弧线 一般代表经线, 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 ②竖线 或弧线 一般代表经线,由 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 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 度 ③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 (纬)线之间经 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 线之间经(纬 度差一般是相等的 纬 线之间经
2.若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即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 若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 即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 180 经线圈斜交。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经线圈斜交。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位于乙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 甲位于乙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 向西北,再向西,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后 向西北,再向西,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 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如图4) 向西北。 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如图4 )(如图 (2)甲位于乙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 甲位于乙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 向东北,再向东,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后 向东北,再向东,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 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如图5) 向东北。 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如图5 )(如图
定 距 离
经线上,纬度差 ° 经线上,纬度差1°的经线对应的地 面上的弧长大约是111 km;赤道上, 面上的弧长大约是 ;赤道上, 经度差1° 经度差 °的赤道对应的地面上的弧 长大约是111 km;纬线的长度随纬度 长大约是 ; 的增加而缩短;在纬线上(假设其纬 的增加而缩短;在纬线上 假设其纬 度为x), 度为 , 经度差1° 经度差 °的纬线对应的实际弧长大 约为111× 约为 ×cos x km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