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的发展应用及研究进展
甜味剂。
3阿斯巴甜的应用情况
阿斯巴甜,又名天各甜素,是新型高效的甜 味剂。目前该甜味剂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 准使用,应用于6000多种饮料、食品及医药等产 品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 WHO)对其评价为安全可靠,并被联合国食品添 加剂联席委员会(JECFA)确定为国际A(I)级 甜味剂。其中阿斯巴甜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具有 许多优点,备受食品专家的推崇与厚爱。其主要
纽甜是美国纽特公司20多年研究结果的结 晶,是新一代甜味剂的象征。2002年7月9日, 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确认了纽甜的安全 性和功能性,批准纽甜作为甜味剂和风味增强剂 通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2003年3月10 13,中 国卫生部批准纽甜作为甜味剂通用于各种食品和 饮料中,使用量依生产需要而定。中国《食品添 加剂卫生标准》唯一无使用范围限制,无使用量 限制的高倍甜味剂。符合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GB2760,使用纽甜的产品无需特别标识纽
利。 用。
剂使用。该产品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强力甜味剂,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它有什么不足之处。与其它 甜味剂相比,它同时具备多项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质:
(1)甜度高,是蔗糖的600~650倍。 (2)品味纯正,没有任何异味或苦涩味,甜 味特性曲线几乎与蔗糖重叠,这是其他任何甜味 剂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3)绝对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安全毒理方面
(1)安全性,阿斯巴甜与其他人造的甜味剂 不同,它主要由两个氨基酸构成,可像蛋白质一 样在体内代谢被吸收利用而不会蓄积在组织中。 而且含热量低,摄入后不会导致肥胖、龋齿及心
血管疾病等。
经动物实验及志愿者人体代谢研究,表明安 赛蜜能迅速地安全吸收,经尿排泄,在体内不蓄 积,广泛的安全性实验研究从未发现有不良反
7其他正在研究及涉及的高甜度甜味剂 6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又名4,l,6一三氯4,11,61一 三脱氧半乳蔗糖(4,11,61一Trichlorogalactosu・ crose),是以蔗糖为原料合成的半天然产品。三 氯蔗糖是迄今为止人类已开发的一种最完美、甜 度较高的甜味剂。首先由英国公司于1976年研究 报道,经过长达10年药理、毒理、生理理化等严 格的试验,证明了其对人的绝对安全性,1990年 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 WHO)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的批准,并 以商品名“sucra—lose”向全世界销售。目前, 已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 及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 甘草甜素:是从植物甘草中提取的一种三萜 类物质,目前主要作为食品甜味剂有:甘草酸单 钾、二钾、三钾,甘草酸铵等。甘草酸单钾,甜 度是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二钾和三钾甜度是蔗 糖的150倍;甘草酸铵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甘 草甜素不仅可以作为甜味剂,而且具有很高的药 用价值,如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等。我国是世界 上甘草的主要生产国与出口国,目前主要用于中 药,用于食品添加剂比较少,一是食品行业对其 认识不够,二是野生甘草资源匮乏。随着近年来 国家下发禁止野生甘草作为保健食品成分的要求 通知后,加上甘草提取物的高附加值,国内掀起 了人工种植甘草热潮,因为甘草甜素不仅是高强
的疑问。
(4)能量值为0,不会引起肥胖,可供肥胖 症人、心血管病患者和老年人食用。 (5)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可供糖尿病人食 (6)不会引起牙齿龋变,对牙齿健康十分有 (7)具有很好的溶解性与稳定性,从酸性至 中性都能使食品有良好的甜味,对酸味和咸味有 淡化效果;对涩味、苦味、酒味等不快感的味道 有掩盖效果;对辣味、奶味有增效作用,因此可 在任何食品配料系统与加工过程中使用,应用范 围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目前在国内的推广情 况不太乐观,使用的客户较少,但是如果其成本 再能够降低一些,能够和其他甜味剂或辅料进行 合适的复配,其发展前景较好。
作者简介:王志英。女,河北科技大学本科生(就读在职研究生),石家庄市兄弟伊兰食品配料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从事甜味剂 的复配研发工作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论文集
200~250倍,但是经过我们的试验,发现大概 有蔗糖的170倍左右。 (3)易溶于水t 20℃时溶解度为279。 (4)无热量:在体内不被代谢,不产生热 量,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
应。
(2)甜度高,阿斯巴甜甜度为蔗糖的200 倍。 (3)甜味纯净,阿斯巴甜表现强烈甜味,经 溶解稀释后与蔗糖风味十分接近,有凉爽感,甜 味纯净,没有苦涩余味、甘草味、化学味及金属
味。配制饮料还可增加水果风味。由于阿斯巴甜
联合国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 会同意安赛蜜用作A级食品添加剂,并推荐日均 摄入量(ADI)为0~15mg/kg。1988年美国食 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在食品中使用安赛 蜜,规定日摄人量(ADI)为0~15mg/kg,1998 年FDA批准在软饮料中使用。中国于1992年批 准用于多类食品(详见国标GB2760~86)。 5纽甜 目前世界强力甜味剂研究非常活跃,其发展 趋势是高甜度、无热量、安全性能高。国外还开 发出部分有发展前景的高效甜味剂:例如纽特公
4安塞蜜(AK糖)
4.1新型无热量
甜味剂A—K糖(安赛蜜) 化学名:乙酰磺胺酸钾。特点: (1)甜味纯正:甜味优于蔗糖。 (2)高甜味:根据有关文件记载是蔗糖的
论文集
甜作为甜味剂在保持产品极佳风味的前提下,可 减少或替代糖的添加量,降低产品热量。 纽甜具有风味增强特性,可有效地降低产品 中香精和酸的使用量,甜度倍数:纽甜的甜度是 蔗糖的7000~13000倍,实际甜度倍数根据所要 求的甜味强度和具体应用的不同而变化,纽甜这 种独特的高倍特性显著降低了甜味剂的使用量。 纽甜不仅可与包括蔗糖和高果糖浆在内的能量甜 味剂混合使用,还可以与其它高倍甜味剂复配使 用,例如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糖精,提供与现有 常规和无糖产品一致的口感。 纽甜适用于包括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 糖尿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使用纽甜无需对苯酮 尿症患者特别标明纽甜在体内可迅速的新陈代 谢,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通过人体产生的酶使甲酯 水相比与普通食品如果汁、蔬菜和蔬菜汁,纽甜 分解所生成的甲醇量微乎其微。例如,番茄汁中 甲醇含量超过含纽甜饮料的200多倍,纽甜可随 尿液和粪便彻底地排出体外。不会在人体内积聚 法规状况和标识纽甜已通过全球多家法规机构及 国家的批准使用,其中包括JECFA,美国FDA, 目前并正处于全球范围内其他更多法规机构和国 家的评审中。新陈代谢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纽甜 的产品,无需含苯丙氨酸的特别标识。 正因为纽甜的以上优势,现在受到大家的青 睐,目前正在许多公司进行应用,发展前景较 好。
论文集
甜味剂的发展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志英刘丽萍
(石家庄市兄弟伊兰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目前甜味剂复配行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单体情况,阐述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AK糖、 纽甜等在研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情况。 关键词: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AK糖;纽甜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在甜味剂行 业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高甜度的甜味剂,由于其甜 度高、热量低、不易发生龋齿、安全性高等优点 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新型甜味剂大多是非 糖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不受胰岛素的控制,不 会引起肥胖症和血压升高,适合糖尿病、肥胖症 患者作为甜味的替代品。现在高甜度甜味剂在食 品工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市场潜力极为广阔。 因此,了解高甜度甜味剂的特性对开发新型高甜 度甜味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公司根据国内及国际的发展方向,对复配 甜味剂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从单体的甜度研究工 作方面主要做了如下试验及研究,试验情况如
论文集
度甜味剂,而且是天然绿色提取物,并赋予食品 防病抗病的功能,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 景,国内要在甘草资源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可适 度发展甘草甜素。 甜菊糖(甜菊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并经 我国卫生部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风味的天然低 热值甜味剂。它是由菊科草本植物——甜菊叶子 中提取出来,是继甘蔗糖、甜菜糖之外第三种有 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的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 际上誉为“世界第三糖源”。 甜叶菊具有芬芳、清凉的甜味,依植物的品 质不同而甜度是蔗糖的70~400倍。除了具有高 甜的特性外,甜叶菊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 维、碳水化合物、铁、磷、钙、钾、钠、镁、维 生素C等53种组分。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生产与 出口国,年生产能力约2000吨,2000年产量约 1200吨,国际上85%的产品来自中国,主要出口 到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国家。作为世界上 主要生产与出口国,国内有关机构应加快其结构 的调整,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论证与研究,确保我 国甜叶菊糖的健康发展。 阿力甜:最初由美国辉瑞公司发明。它的甜 度是蔗糖的2000~3000倍,其特点是甜度高, 可以在人体内自由代谢。阿力甜目前已在20个国 家获准使用,我国是其中之一。 中,适用于糖尿病人使用。 (4)麦芽糊精I目前一些产品正在试验用麦 芽糊精作为辅料,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水分较
势。
2甜蜜素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甜蜜素,化学名称是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其 甜度是蔗糖的30倍,口味极似蔗糖,无余苦味, 而且耐候性好。由于20世纪年代甜蜜素曾发现对 动物有致癌的现象,被禁用过,尽管后来解禁, 但是仍给甜蜜素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但是在我 们甜味剂复配行业,甜蜜素仍然是我们目前使用 量最大的一个原材料,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其甜感 较好,类似蔗糖,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价格较 低.在成本方面占有较大优势,所以我国甜蜜素 的发展应该是呈上升趋势。在甜蜜素行业应当加 大出口,扩大国内的市场开发,开拓其应用领 域,促进我国甜蜜素健康稳定发展。
下:
1减少糖精钠产量.促进新型甜昧剂发展
糖精钠是传统的甜味剂品种,由甲苯和氯磺 酸合成,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其浓度稍 大时会有苦味,而且产品中易带有致癌物质邻甲 苯磺酰胺。多年前,国家为保障蔗农利益而实施 了限产政策,对糖精钠的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 响,发展前景暗淡。由于糖精钠的缺点所致,故 复合甜味剂中糖精钠的使用量越来越小,甚至不 再使用,而是推出不含糖精钠的产品,受到客户 的喜爱。但是从成本方面糖精钠具备一定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