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任哲民;王淑颖;薄士振;刘娜;陈德红;贾艳梅【摘要】Natural dyes were extracted from turmeric ,and the dyeing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 of the dyes on tussah silk w ere studied .T he influence of dyeing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dyeingtemperature ,dyeing time and dye bath pH value on the K/S value of dyed silk were discussed.T he influence of mordants (zinc sulfate ,aluminum sulfate and ferrous sulfate) on K/S value and color luster of dyed samples were also studied .Furthermore , the color fastness ,anti-ultraviolet proper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dyed tussah silk w 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curcumin dye is good for silk dyeing ,and the color luster and color strength of the sample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mordants.Tussah silk fabrics dyed with turmeric extracts have excellent UV protection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从姜黄中提取天然染料,研究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绸的染色性能及功能性.探讨染色工艺参数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H值对染色织物 K/S值的影响,研究了媒染剂硫酸锌、硫酸铝、硫酸亚铁对试样K/S值及色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织物的染色牢度及其抗紫外线、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天然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的上染性能良好,媒染剂显著影响试样的色泽及染色深度.姜黄染色柞蚕丝织物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及抗菌性能.【期刊名称】《现代纺织技术》【年(卷),期】2018(026)005【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姜黄染料;柞蚕丝织物;染色;紫外线防护性能【作者】任哲民;王淑颖;薄士振;刘娜;陈德红;贾艳梅【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宁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丹东 1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6姜黄是一种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作食品调料。
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抗癌、抗炎、抗氧化等诸多药理功能;用作调味品,姜黄具有辛香轻淡,带有胡椒、麝香、甜橙与姜之混合味道;作为天然食用色素,其着色力强、色泽鲜艳、安全无毒性、热稳定性良好[1-2]。
姜黄素作为姜黄中主要的功效成分及天然着色物质,是姜黄发挥药理及食用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3]。
目前,姜黄染料用于纺织品染色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桑蚕丝、羊毛及改性纤维素等织物上[4-7]。
天然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其中的功能性成分被纤维吸收,可以赋予纺织品一定的功能[8]。
本文在研究天然染料姜黄在柞蚕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的同时,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织物的颜色特性及抗菌、抗紫外线性能,为姜黄在纺织品天然染色及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试验1.1 试验材料材料:柞蚕丝平纹织物(42 g/m2)。
中药姜黄(购于药房),冰醋酸,氢氧化钠,结晶硫酸锌、硫酸铝、硫酸亚铁(均为分析纯,购自沈阳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HL型染色小样机(靖江市海澜装备厂),雷磁pHS-3C型酸度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olor-Eye 7000A型电脑测色配色仪(X-Rite,USA),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2000F纺织品抗紫外线测试仪(Labsphere Inc., USA),YG(B) 026D型织物强力仪(温州大荣纺织仪器公司)。
1.2 试验方法1.2.1 姜黄染料的制备称取中药姜黄100 g,粉碎,加入75%乙醇800 mL,于60 ℃回流提取2 h。
经过滤后滤除残渣,得到姜黄色素的乙醇溶液,该溶液经减压蒸馏,得到浓缩的姜黄染料。
该浓缩物加入到1 L热水中,加入0.5 g分散剂NNO,后制成姜黄染料水分散液,以此作为该实验的染液。
1.2.2 染色工艺a) 以上述制备的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染色,染色浴比1∶50,pH=6(提取液自身pH值),选取50,70,90 ℃ 3个温度参数,分别染色60 min。
步骤:调配染色工作液→织物40 ℃入染→升温至指定温度→保温→水洗→晾干。
b) 以上述制备的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染色,染色浴比1∶50,pH=6(提取液自身pH值),选取上述获得的适宜温度染色,分别调整染色时间为20~80 min。
步骤:调配染色工作液→织物40 ℃入染→升至适宜温度→保温20~80 min→水洗→晾干。
c) 以上述获得的适宜温度及时间条件染色,浴比选取1∶50,pH值分别为3、5、7进行染色实验。
步骤:配置不同pH值染液(pH 3~7)→织物40 ℃入染→升至适宜温度→保温→水洗→晾干。
d) 媒染染色是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染色,然后分别采用硫酸锌、硫酸铝、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对染色柞蚕丝进行后媒染色,媒染剂质量浓度3 g/L,浴比1∶50,媒染温度50 ℃,恒温处理30 min之后,取出试样,经水洗、皂洗、晾干。
1.2.3 测试方法紫外光谱:以无水乙醇作空白样,将试样用无水乙醇稀释至一定浓度,对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K/S值测试:染色柞蚕丝织物的K/S值及CIELAB色度值采用电脑测色配色仪进行测定。
试样折叠4层,不同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色牢度测试:染色柞蚕丝织物的皂洗色牢度按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标准,采用SW-12 型皂洗牢度仪进行测定;干、湿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标准,采用Y-571B型摩擦色牢度仪进行测定;耐光色牢度按GB/T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标准,采用YG811日晒色牢度仪进行测定。
功能性测试:试样的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UV-2000F纺织品抗紫外线测试仪测试,以紫外线透过率(T%)及UPF指数进行评价。
试样的抗菌性能按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震荡法》进行测试,测试菌种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
试样抑菌率按式(1)计算:Y/%=(Wt-Qt)/Wt×100(1)式中:Y—试样的抑菌率,%;Wt—空白样18 h振荡接触后烧瓶内的活菌浓度,CFU/mL,Qt—待测织物试样18 h振荡接触后烧瓶内的活菌浓度,CFU/mL。
2 结果与讨论2.1 姜黄染料的紫外-可见光谱制备的姜黄色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
图1 姜黄染料乙醇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由图1可知,姜黄染料在紫外波段的220~250 nm有强吸收,它们归因于苯环中CC共轭双键体系的π-π*跃迁。
在可见光波段其最大吸收峰出现在426 nm,该吸收峰对应于姜黄素分子中的n-π*跃迁。
2.2 染色温度对K/S值的影响采用常规pH值(提取姜黄染料的pH值约为6),分别在50、70、90 ℃条件下,以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恒温染色60 min,不同染色温度下试样的K/S值曲线见图2。
图2 不同温度下染色柞蚕丝的K/S值曲线姜黄染料上染柞蚕丝,具有良好的染色深度,得色为较鲜艳的黄色,所试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以70 ℃时K/S值最高,织物得色量最大。
故以70 ℃进行后续染色实验。
2.3 染色时间对染色的影响采用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染色,在温度70 ℃,常规pH值下,调整染色时间为20~80 min,染色时间对染色柞蚕丝织物K/S值及黄蓝值b的影响见图3。
图3 染色时间对试样K/S值及b值的影响图3可以看出,染色初始阶段,染色织物的K/S值及黄蓝值b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试样的颜色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深,当染色时间达到50 min时,K/S 值及b值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增加,此时染色过程达到了动态平衡,即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与解吸数量相当,再继续增加染色时间对染色无明显效果。
所以,姜黄上染柞蚕丝织物的适宜时间为50 min。
2.4 染色pH值对K/S值的影响天然染料染色往往适宜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测试当染色温度为70 ℃,染色时间为50 min,染色pH值分别为3、5、7时,姜黄染料染色柞蚕丝的K/S曲线,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pH值对染色柞蚕丝织物K/S值曲线的影响图4可知,pH值对试样的K/S值影响显著,随着染色pH值升高,试样的K/S值呈降低趋势,酸性条件有利于染料上染柞蚕丝纤维。
同时,为考查染色pH值对试样强力的影响,对不同pH值染色柞蚕丝绸的断裂强力进行测定。
染色前及染色pH值分别为3、5、7时,柞蚕丝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依次为271,266,268,268 N,这说明染色pH值为3时,试样的强力稍有降低,但幅度极小,pH=3可作为柞蚕丝染色的适宜条件。
2.5 媒染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为评价不同pH值下的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绸的媒染性能,分别采用硫酸锌、硫酸铝及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分别对染色pH值为3、5、7的染色织物进行后媒染色,媒染剂及染色pH值对染色织物K/S值及颜色特征值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pH值及媒染剂下染色柞蚕丝的色度值试样pH值L*a*b*C*K/S值λmax色泽硫酸锌371.6116.02877.40477.63916.616400黄色569.7538.67674.99475.49415.484420黄色773.0156.24861.16361.4818.877400暗黄色硫酸铝369.7975.21374.32174.50417.580420黄色573.2322.45178.30178.33917.255420黄色766.9028.87644.95345.8218.968400暗黄色硫酸亚铁351.64810.55248.98850.11218.155420棕黄色548.63512.27243.42245.12315.918420棕黄色754.4209.31743.69744.67911.136400黄色无媒353.8178.33850.55651.23915.607430黄色556.7437.31850.70751.23212.613430黄色757.9809.93146.06047.1198.113430黄色表1表明,染色pH值对直接及媒染试样的染色性能影响很大。